江苏海门历史
公元前,长江大量泥沙沉积于长江口,形成大小不等的沙洲,大约经过800多个春秋,至唐末,出现东洲和布洲两大沙洲及成群小沙洲,沙洲渐次连片。
五代后周显德五年(958年)建县,县治设于东洲镇,名海门县。
由于长江主泓道北移,至明朝中,境内大片土地坍没,坍至吕四、余东、四甲一线,县治迁于徐涧(今南通市兴仁镇)。
并废县归并通州建静海乡。
清初,江流主泓南倾,长江北岸开始涨积,涨出40多个新沙,绵亘百余里。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建江苏省海门直隶厅,设治于茅家镇。
民国元年(1912)复称海门县。
1949年,中华人民***和国成立后,海门人民护坡治坍,根除了坍害。
海门县隶属苏南行署区南通区(1953年为江苏省南通区,1955年4月改为江苏省南通专区,1971年4月,改为江苏省南通地区)。
1983年实行市管县体制,南通地区撤销改设地级南通市,海门县隶于江苏省南通市。
1994年6月撤县设市,成立海门市,属于南通市代管,海门市人民 *** 驻海门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