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法的诗句和名言

1.关于法的故事,名言,诗句,警句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杜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司马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韩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刘勰)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汉书》)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吃一堑,长一智。

(古谚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

(杜甫)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春宵一刻值千金。

(苏轼)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北齐书)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杜甫) 但愿人长久,千里***蝉娟。(苏轼)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汉书)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刘彝)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杜甫) 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礼记》)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 富贵不能*,贫*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G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陈子昂)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子)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

(宋·叶适)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三国演义》) H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古诗诗话)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 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时。(张九龄)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

(《老子》) J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资治通鉴》)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见义不为,非勇也。

(论语)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刘基)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傅玄)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后出师表》)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君子忧道不忧贫。

(论语)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L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吕氏春秋) 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元曲·争报恩)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长天一色。

(王勃) M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罗梅坡)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

(刘禹锡)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N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王安石) P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 Q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奇文***欣赏,疑义相与析。

(陶渊明)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2.关于法的故事,名言,诗句,警句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杜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司马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韩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刘勰)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汉书》)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吃一堑,长一智。

(古谚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

(杜甫)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春宵一刻值千金。

(苏轼)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北齐书)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杜甫) 但愿人长久,千里***蝉娟。(苏轼)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汉书)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刘彝)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杜甫) 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礼记》)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 富贵不能*,贫*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G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陈子昂)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子)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

(宋·叶适)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三国演义》) H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古诗诗话)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 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时。(张九龄)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

(《老子》) J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资治通鉴》)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见义不为,非勇也。

(论语)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刘基)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傅玄)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后出师表》)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君子忧道不忧贫。

(论语)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L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吕氏春秋) 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元曲·争报恩)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长天一色。

(王勃) M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罗梅坡)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

(刘禹锡)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N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王安石) P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 Q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奇文***欣赏,疑义相与析。

(陶渊明)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3.关于法律的古人的名言

原发布者:miaoyang369566

关于法律的名言2.法律,在它支配着地球上所有人民的场合,就是人类的理性。——孟德斯鸠(法)《论法的精神》4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自由而庄严的表现。——罗伯斯庇尔(法)《革命法制和审判》9.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县命也。——管子(战国)《管子·禁藏》10.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管子(战国)《管子·七臣七主》11.守一而制万物者,法也。——鹖冠子(战国·楚)《鹖冠子·度一》12.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司马迁(汉)《史记·循吏列传》13.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难犯而易避也。——班固(汉)《汉书·刑法志》14.立善防恶谓之礼,禁非立是谓之法。——傅玄(晋)《傅子·法刑》15.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吴兢(唐)《贞观政要·公平》16.法者,所以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也。——欧阳修(宋)《剑州司理参军董寿可大理寺丞制》20.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贝卡利亚(意)《论犯罪和刑罚》23.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自由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不是为了束缚他的才能。——罗伯斯庇尔(法)《革命法制和审判》24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利益,而是为了公***的利益;一部分靠有害的强制,一部分靠榜样的效力。——格老秀斯(荷)25带来安定的是两种力量:法律和礼貌。——歌德(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26.国因法律而昌,法律因人而贵。——日莲(日)《立正安国论》

4.关于法的名言

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墨也。 --管仲

法者,天下之程式,万世之仪表。 --沈家本

法就是最高的理性,并且它固植于支配应该做的行为和禁止不应该做的行为的自然中。当这种最高的理性,在人类的理智中稳固地确定和充分地发展了的时候,就是法。

--西塞罗

法就是公意的宣告。 --卢梭

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

--商鞅

法是这样一种社会规范。当它被忽视或被违反时,享有社会公许的特权的个人或团体,通常会对违反者威胁使用或实际使用人身的强制。

--霍贝尔

要使事物合于正义,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恰恰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

--亚里士多德

法是善良正义之术。 --塞尔苏斯

我把法理解为发达的政治上组织起来的社会高度专门化的社会控制形式--一种通过有系统有秩序地适用社会强力的社会控制。在这种意义上,它是一种统治方式,我称之为法的秩序的统治方式。

--庞德

法是使人们的行为服从规则治理的事业。 --福勒

对于法律来说,除了我的行为以外,我是根本不存在的,我根本不是法律的对象。

--马克思

对人们的行为的任何规范性调整如果只与禁止和义务相联系,就不可能是有效的。

--雅唯茨

只有毫无历史知识的人才不知道,君主们在任何时候都不得不服从于经济条件,并且从来不能向经济条件发号施令。无论是政治的立法或者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

--马克思

立法者创制的是规范,法律科学表述的却是规则,前者是规定性的,后者是叙述性的。

--凯尔森

法律原则是:许多法律推理所依据的前提,不断地,正当地适用与比较特别和具体的规则解决不了或者不能充分明确地解决的案件的一般规则。

--沃克

5.关于方法古诗.名言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 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王风·采葛)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 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 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诗经·卫风·硕人) 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鄘风·相鼠)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诗经·小雅) 1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诗经·小雅)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1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 1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1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 19、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周语) 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22、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2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 2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 25、欲加之罪,何患辞。 (左传) 2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27、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左传) 28、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左传) 29、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31、曲则全,枉则直。 (老子)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35、将欲取之,必先之。 (老子) 36、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 3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 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41、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42、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 43、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44、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 4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论语·述而) 4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4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48、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子罕) 4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5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5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 5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53、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论语·微子) 5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5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5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5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5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5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6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6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6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6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64、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礼记·杂记) 65、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6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6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 68、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杂记) 6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70、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礼运) 71、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易经·乾) 7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易经·系辞上) 7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系辞上) 7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7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7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77、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渔父) 7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涉江) 79、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屈原·涉江) 80、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屈原·涉江) 8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 82、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楚辞·卜居) 83、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对楚王问) 84、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8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8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8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88、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 8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9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9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

6.关于法律的古诗词

1、惟用法律自绳己 唐 韩愈 《寄卢仝》

2、法律存 作者佚名 《唐受命谶》

3、扫除诗书诵法律 宋 苏轼 《石鼓》

4、始读法律亲笞榜 宋 陆游 《秋怀》

5、自従四方多法律 宋 苏辙《次韵子瞻见寄》

6、兼通法律吏能精 宋 苏辙《送傅宏著作归觐待观城阙》

7、自从四方多法律 宋 并叙 《次韵子瞻见寄》

8、先公法律自治身 宋 陈宓《送师道弟守德庆》

9、不将法律作春秋 宋 陈普《咏史上·宣帝》

10、法律行随手 宋 陈襄《和郑闳中仙居十一首》

11、法律剡章真未尽 宋 陈造《次韵黄簿》

12、法律森严信殊绝 宋 高斯得《孤愤吟上十韵》

13、法律渗商君 宋 何梦桂《和夹谷书隐先生寄题蛟峰石峡书院三十韵》

14、司马八法律以规 宋 毛直方《赠督师曹将军》

15、富贵拘法律 宋 梅尧臣《长歌行》

16、前人唯法律 宋 梅尧臣《送何济川学士知汉州》

17、此虽法律所无奈 宋 苏洵《自尤》

18、耻言法律羞丘戎 宋 苏辙《新作南门》

19、法律忌脱遗 宋 张镃《次韵傅景夏见赠兼简徐季益》

20、且说高王宽法律 宋 郑刚中《楼枢蜜过华山浩然有念古慕希夷之心谨用韵作》

21、法律底须存八议 明 龚诩《甲戌乡中民情长句寄彦文布政》

7.关于方法的名言和古诗有哪些

1.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2.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3.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4.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5.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6.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7.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8.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9.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10.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11.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12.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13.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14.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15. 吃一堑,长一智。(古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