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西方古典音乐论文,写了巴赫的,希望给点西方古典音乐参考文献,最好加上作者名字(至少五本)

巴赫在音乐律制方面的巨大贡献——《平均律钢琴曲集》  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是以创作实践来证明十二平均律的的优越性和实用  价值的划时代作品,常被称为“全部音乐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钢琴音乐  的《旧约全书》”,而贝多芬的三十二首奏鸣曲则被称为“钢琴音乐的《新约全书  》”。  在此以前,键盘乐器大多按“中庸律”调音,能够演奏而不会走调的音阶,只  有降B,F,C,G,D,A等大调和g,d,a等小调,因此作曲家在选调和转调上受到很  大的限制;而采用了十二平均律,就可以自由选用大小二十四个调,并自由转调。  所以说,没有巴赫对平均律的实践,近现代音乐的发展要延迟很长一个时期。  巴赫很早就把自己的键盘乐器调成十二平均律,并写了《平均律钢琴曲集》第  一集,包含以大小二十四调为序的《二十四首前奏曲和赋格》(1722年)。晚年在  莱比锡又写了第二集,包含另外二十四首前奏曲和赋格(1744年)。  巴赫写作《平均律钢琴曲集》,是受了先辈作曲家费歇尔(约1665—1746)的  启发。费歇尔在1702年出版了《新风琴音乐的阿莉阿德尼》,包含二十首前奏曲和  赋格曲,分属二十个不同的调。这部作品的标题起源于希腊神话,阿莉阿德尼是古  典神话中克里特岛国王米诺斯的女儿,她的母亲帕西法厄生了一个牛头人身的怪物  ,米诺斯把它幽禁在一座迷宫里,并命令雅典人民每年进贡七对童男童女喂养这个  怪物。雅典王子忒修斯发誓为民除害,依仗阿莉阿德尼给他的线球和魔刀,钉死了  这个怪物,然后顺上路的线走出了迷宫。“新风琴音乐的阿莉阿德尼”,意思就是  指示风琴演奏家通过五花八门的大小调迷宫的引路人(因此西方有句成语“阿莉阿  德尼的线”来比喻解决问题的方法)。这部作品用了大小二十四调中的十九个调,  只有升C和升F大调,降e,降b和升g小调没有用,而e小调用了两次。所有的前奏曲  和赋格曲都是很短小的乐曲,主题和《平均律钢琴集》中的主题很相似。巴赫吸收  前人经验谱成的《平均律钢琴曲集》运用全部大小二十四调,写成有高度艺术价值  的作品,是音乐史上的第一例。  很多人谈论巴赫(JohannSebastianBach)必然想到他的音乐结构,巴赫的音乐织  体和对位有精密的数学比例,对配器的发挥,亦是给演奏者加深难度。  巴赫的音乐深深地影响整个欧洲乐坛,他一生写过很多教堂音乐。人们爱把巴赫的  精神象徵对上帝的奉献,他的音乐艰深、神圣、严肃,心灵与上帝同在。  傅雷写给傅聪的家书就有这样的说法:「巴赫被基督教精神束缚,常常匍匐在神的  脚下呼号,忏悔,诚惶诚恐的祈求。」这是傅雷对巴赫的偏见。  巴赫的与贝多芬的音乐,同样是「力」的表现,巴赫的「力」,建立在高度与深度  ,心灵与上帝同在的同时,亦把人生的七情六欲,苦难、恐惧与痛苦升华。苦中有  欢乐,有疲倦,而更大的精神是明知生命之苦,而仍得坚持。  贝多芬的音乐,纵横交错,乐句与乐句之间并发出的「力」,气魄磅薄,完全是大  宇宙,大人生,他没有家庭,没有子女,所以连痛苦都是大人生的痛苦。很多乐章  ,都流露出与命运抗争的英雄本色。  说巴赫的音乐太富哲理,太多宗教思想,那倒不如说巴赫经历了人间的极苦以及看  破官场虚伪。然而,他把这些大是大非都升华了。  他的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BWV1041写于1720年,据说是巴赫写给他自己的,三十  五岁的他,意气丰盛,却遭受生活之苦与家人的死亡之痛。巴赫一***生有十二个儿  女,排在前面八个,其中有六个死于孩提时候。第一任妻子死于一七二○年夏天。  乐曲分三部份,第一快板,第二行板,第三部份是非常快板,全个作品很富乐思乐  味,是对巴赫作深入了解的一个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