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东莱派出所的历史?

东莱派出所是一个具有光荣传统的战斗集体。早在60年代,就被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命名为"一个革命化、群众化、战斗化的公安派出所",成为公安战线的典范。30多年来,他们坚持做到传统不丢,宗旨不变,本色不改,形成了"爱人民、讲奉献、保平安"的东莱精神,以"建一流领导班子、带一流民警队伍,创一流工作业绩、融一流警民关系"的优异成绩,得到党和人民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先后受到国家和省、市表彰188次,连续10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特别是1997年11月26日,被国务院命名为"人民满意的派出所";1998年6月,被中宣部、公安部和黑龙江省委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典型推向全国;1999年9月,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现在时代变了,东莱人几十年如一日的爱民传统却没丢。他们以"为人民服务,树公安新风"活动为切入点,把"人民满意"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标准,多方位、多层次开展群众性的创建活动,推进派出所各项工作的全面提高。 一是牢牢把握让人民满意这个根本标准,把爱民为民的光荣传统不断发扬光大。早在五六十年代,东莱派出所就以"进百家门、认百家人、知百家情、办百家事"的"警民鱼水情"闻名于全国公安战线。几十年过去了,新一代东莱人没有停止不前,而是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将这一传统进一步发扬光大,在搞好为人民服务宗旨教育、增强干警"公仆"意识的同时,抓好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尽心竭力为群众排忧解难,进一步密切了警民关系。办理农转非户口,他们没让群众感到有半个"难"字;下岗职工生活困难,他们积极为他们谋求就业之路;孤寡老人生活起居不便,他们就坚持常年照顾。群众来派出所办理户口证件,他们一次办不成事,二次送上门,不让群众再跑第二趟。东莱爱民为民的实际行为,深深教育和感染了广大群众,他们都把东莱看成是自己的东莱。遇有严打战役,居民主动提供线索;遇有加班加点,群众自发送来夜餐;遇有争先创优活动,东莱辖区的百姓总要为派出所争得一席之地。1997年10月,人大代表评议公安工作时,群众给他们投了100%的满意票。

二是坚持从严治警,在不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上下功夫。东莱民警并不生活在真空中,也有七情六欲。受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影响,尤其是近年来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冲击,个别民警的理想和信念也发生过动摇,也出现过这样或那样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公安机关每办一起案,处理一个人,几乎都有说情者上门,所谓"案子一进门,两边都托人"的现象屡见不鲜。对此,他们坚持"严"字当头,从严教育,从严管理,所长与民警签订了廉政责任书,把责任落实到人头。制定廉政建设十不准制度,聘请警风监督员,定期召开管区公企单位法人代表和居民委组干部及群众代表对派出所工作和民警进行评议,并在每个管区设"为警清廉"举报箱。时刻教育民警从自身做起,继承发扬东莱"拒腐蚀永不沾"的优良传统,使全所形成了只讲奉献、不求索取,秉公执法,廉洁自律的浓厚氛围,一代影响着一代,形成了东莱之魂,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爱戴。近年来,全体干警累计拒礼拒贿百余次,价值10多万元,无一起上访案件,无一起违纪案件。

三是坚持以改革为动力,努力创造一个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治安环境。一对老夫妻,外出串亲戚,20多天回来后发现没锁门,而家里的东西一样没少,这是70年代发生在东莱辖区的一件真人真事。在这件奇事的背后,却是我们东莱民警20多个日日夜夜的辛劳。如今,在公安工作由静态向动态管理转变的新形势下,他们就以"百家熟"等传统做法打牢根基,又以改革为动力,按照市公安局的改革方案,积极推进社区警务改革,创造出"群防群治,综合治理"的先进经验。而今,当人们对社会治安议论纷纷的时候,在东莱辖区却是另外一番情形:危房改造,即使房间面积、楼层稍差一些,动迁居民也愿意搬回东莱辖区住;一所中学校舍迁移重建,校长和师生员工一起找到教委和房产部门,一致要求把新校舍仍然盖在东莱辖区。

四是牢固树立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尽心竭力为促进经济发展做贡献。东莱辖区现有工企单位50多个,有全区最大的农贸轻工业市场,还有一个容纳700多个摊位的地下商城。他们按照市委"千方百计把经济搞上去,一心一意为人民办实事"的工作思路,把促进经济发展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在农贸市场的摊位上,有很多无业人员和下岗职工是民警帮着跑的手续。春华机电产品公司好不容易筹到2.8万元职工开支款,放在金柜时却不翼而飞。东莱民警经过一昼夜奋战,终于把被盗款追缴回来。轻金属家具厂产品滞销,濒临破产。东莱民警积极出谋划策,救活了企业。一位外区的个体户到工商部门申办执照时说:"我愿到东莱地区经商,因为那里有东莱派出所"。东莱辖区的工企单位,都有一个***同的感受,有东莱派出所做后盾,心里踏实,经商放心。

五是发挥辐射作用,东莱效应不断扩大。东莱派出所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先进单位后,各行各业掀起学东莱活动热潮。全国30多个省(区、市)先后派人300余次到东莱考察,就连韩国、俄罗斯的警察机构也来人参观考察。在这种形势下,东莱怎么办?如何把一个东莱变成多个东莱?他们向全市各行各业发出倡议,牵头组建了由医疗、自来水、煤气、电业、房产、公交、学校等13家单位参加的"社会服务联动网络",并向群众发放了标有各部门职能,责任分工和联系电话的《东莱派出所社会联动服务示意图》。群众有困难,既可以找东莱,也可以直接找联动服务单位,形成了覆盖群众方方面面生活的服务体系和网络,为群众提供了更直接、更便利、更快捷的服务。东莱地区有许多优抚对象,东莱民警每年都要定期护送他们去医院体检,实行联动服务后,东莱医院医护人员则定期登门义诊,免费治疗,受到优抚对象的欢迎。他们还使外地来哈走失的儿童,通过铁路部门的配合安全回到家中;使贫困失学的孩子,通过联动服务学校及时免费入学;使来哈寻亲的客人,通过出租车公司顺利到达亲属家里。启动社会联动服务网络一年多来,***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500余件,不仅得到省、市有关部门的认可,还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行政学院、公安大学、清华大学等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

(黑龙江省文明办)

东莱街道位于道外城区西南部,东起南大六道街,西至承德街,南起太原街、草市街,北至太古街、南勋街,面积0.48平方公里,人口密度35550人/平方公里。居住7245户、17064人,其中男8449人,女8615人。由5个民族构成,其中汉族16712人、回族258人、满族66人、朝鲜族23人、蒙古族5人。居民中博士生文化1人,研究生文化20人,大学本科(专科)文化1520人,高中(中专)文化3398人,初中文化4327人,小学文化2465人,文盲、半文盲1150人。

中***东莱街道工作委员会是道外区委派出机构,下设7个党支部,有党员276人。东莱街道办事处是道外区政府派出机构,下辖4个社区居委会、349个居民组。办公地点在草市街17号。

东莱街工委注重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战斗堡垒作用,1991—2003年发展新党员35名。2002年在91户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成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联合党支部。广泛开展文明建设活动,在绿色楼道创建中,百分之五十楼道达到亮化、净化标准,涌现出省级文明小区标兵1个、市级文明单位(标兵)4个、区级文明社区(标兵)3个、区文明家庭5400户、区五好文明家庭300户。分3片建立20个治安巡逻队,负责地区的治安,涌现出省级安全文明小区1个、市级安全文明小区3个、区级安全文明小区5个。

1993年,道外区第十一届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东莱街道登记选民10642人,参加选举9383人,选出区人大代表11人;1997年,道外区第十二届人大代表选举,东莱街道登记选民10907人,参加选举9989人,选出区人大代表12人;2002年,道外区第十三届人大代表选举,东莱街道登记选民10761人,参加选举10223人,选出区人大代表10人。

街道居民中有优抚对象6户,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440户、1553人。2003年发放低保金66218元,同年创办东莱爱心超市,开展对弱势群体的救助活动。1991—2003年征兵报名人数256人,参军152人。

街道设有文化站、星光老年之家、市民文明学校、文化活动小组、读报组、秧歌队、红孩子活动小分队等,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

有街路17条,居民楼38栋,庭院31个。清扫面积0.17平方公里,有污水窖43个,公厕40座。新建居民楼均实行垃圾袋装,专人清运,日产日清。

1991—1997年有街属企业不足10家,职工一百人左右。2003年街属企业发展到180家,职工5405人。主要以皮件、塑料、童鞋、服装、印刷、五金为主。1998年开始招商引资,组建东莱实业有限公司,当年引进资金120万元。至2003年,形成企业集团公司6个,街属企业27个,招商引资创办企业174家,引进资金2.4亿元。1991—2003年,累积完成产值28404万元,实现利润2062万元。2003年街道财政预算内收入1435761元,支出1462451元;预算外收入612400元,支出610657元。1991—2003年累计完成税收1040.3万元。

驻街单位314个,主要有:省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市电子仪表工业总公司、哈尔滨锅炉供暖经营有限责任公司道外第二供暖经营分公司、市城郊信用社、草市商场、银光电镀厂、轻金属家俱厂、农行承德分理处、市名流陶瓷洁具商店、水晶小学校、实验幼儿园、区妇幼保健所、哈尔滨色织厂、道外排水处、东莱公安派出所、区退休管理委员会等。

道外区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