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魏惠王废除李悝制定的法律吗

没有废除。魏文侯任李悝为相,变法使魏国强盛,李悝变法之成果,最后著成《法经》一书,通过魏文侯予以公布,使之成为法律,以法律的形式肯定和保护变法,魏惠王是文侯的孙子,继位后缺乏进取之心,没有继续进行变革,魏惠王此人过于现实、过于注重眼前利益,目光短浅,不能识人用人,所以他不用孟子、错失商鞅和孙膑,最终导致魏国走向败落。《资治通鉴》提到魏惠王与齐王谈论国宝之事,司马光正是要说明这一点。 一、魏文侯任用李悝为相,变法图强。

悝在政治上主张废止世袭贵族特权,选贤任能,赏罚严明。经济上主要实行尽地力、平籴法。极大地促进了魏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使魏国因此而富强。为了进一步实行变法,巩固变法成果,汇集各国刑典,著成《法经》一书,以法律的形式肯定和保护变法,固定封建法权。变法内容主要包括四大项:

1、废除奴隶制时代的世袭制度,根据能力来选拔官吏;

2、废除传统的井田制,采取“尽地利之教”的政策,鼓励老百姓垦荒,废除原本井田制制度下的土地界限,允许土地私有买卖。

3、实行法治,建立完备的魏国法律《法经》,对于国家法令、政府职能、官员的升迁奖惩、军功的奖励,都做了最完备的规定。

4、改革军事制度,建立“武卒”制,即对军队的士兵进行考核,奖励优秀者,根据士兵特点而整编军队,发挥军队的作战优势。

二、魏惠王错失商鞅,而商鞅变法使秦国强盛

?公元前361年,魏相公叔痤病危,魏惠王前往相府探望,并询问后事安排,公叔痤向魏惠王推荐其下属公孙鞅(商鞅)。公孙鞅当时不过一个小小的中庶子,魏惠王犹豫。公叔痤见魏惠王犹豫,便接着建议:如果不能用公孙鞅,就杀了他。对此魏惠王仍然犹豫。

三、商鞅到了秦国,他吸取李悝、吴起等变法经验,后来居上。

一步破除了井田制,扩大了亩制,重农抑商,鼓励垦荒;普遍推行了县制,制定了法律,统一了度量衡制,建成了中央集权的君主政权;禁止私斗,奖励军功,制定二十等爵制度以加强军队战斗力。经过商鞅变法:

1、经济上,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2、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使封建国家机制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

3、军事上,奖励军功,达到了强兵的目的,极大的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封建国家,为秦的下一步的战略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