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为什么要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一)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助于当代大学生了解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在思想、政治、道德和法律素质等方面的要求,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知识经济对于我国在新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为当代大学生展示才华、实现理想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新的形势对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加强青年学生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的极端重要性。作为大学生入学后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重要意义在于,引导大学生正确理解与把握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与培养目标,以及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在思想、政治、道德和法律素质等方面的要求,从而使大学生一人校就能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和前进目标,沿着正确的方向成长成才。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目的在于为社会主义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公民,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储备优秀而杰出的人才。大学生的发展目标和成才目标应当以此为坐标,与此目标相一致,如果偏离了这一点,人生理想目标便容易被导入某种误区。在一种偏离社会历史发展方向和进程的理想目标引导下的人生实践能否取得成就,并且这个成就能否被社会认可和接受,其结果是显而易见的。这就要求大学生应当了解人自身的本质与发展,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与走向,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路线与发展前途、处于社会关系总和中的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调节这些关系的原则与规范,等等。事实证明,在历史的进程和社会的发展中,凡是能够成就一番事业的人,他们的伟业和功绩并不是“偶然的巧合”,也不是“历史的误会”,而是因为他们最先站在历史发展的制高点,高瞻远瞩,做出了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正确选择。只有站到了这样的高度,胸中才会涌动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激情和壮志,才会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心胸和气度。

在这一点上,马克思在青年时代写的关于《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的思想,至今仍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马克思说:“我们在选择职业时所应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的自我完善。……人们只有为了同时代的人的完善、为了他们的幸福而工作,他自己才能达到完善。……如果人只是为了自己而劳动,他也许能成为有名的学者、绝顶的聪明人、出色的诗人,但他决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完人和伟人。……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因此,大学生在选择人生理想、人生道路时,应该把社会的需要和国家的使命放在第一位,这是我们生活和成长的导引,是人生的罗盘和指南。生活的辩证法告诉我们,事业,越是同伟大的时代休戚相关,人生,越是同伟大的事业紧密相连,就越能够创造出它们自身的价值和辉煌。

(二)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助于大学生深入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汲取有益的精神营养,获得真、善、美的心灵启迪。

青年时代是人生的黄金时期,温馨如二三月里的春风,潇洒如傲然挺立的白杨,灿烂如八九点钟的太阳,生命力最旺盛,体力精力最充沛。然而,青年时代也是人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最多的时候,友谊与爱情、竞争与合作、理想与现实、个人与集体、自我奋斗与祖国民族的前途命运,怎样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怎样生活才是有意义的,怎样的追求才是高尚的,等等,这一系列问题都会陆续摆在青年人的面前,需要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与回答。

人是有理性的动物,不仅有物质的需要,还有精神的需要。在一定意义上讲,思考人生的意义,探讨人生的价值,陶冶高尚的情操,培养完善的人格,追求个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最主要特征。但是,对于人生意义的探索与对崇高目标的向往,不是人一生下来就有的,它本身就是不断地学习、反思、修养、实践与提高的过程。而为大学生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就是从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以大学生健康成长为主线,以人生观教育为重点,培养大学生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树立健全人格。

(三)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助于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成才立业。

21世纪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绝不仅仅是人才的科学文化素质的竞争,而是人才的综合素质的竞争。为了迎接新世纪对于知识与人才的挑战,当代大学生必须求得全面的发展,这种发展,不单是文化素质上的提高,还应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品德素质、审美素质、法律素质、身体素质等各个方面。只有拥有健康的体魄、完善的人格、崇高的品质、良好的素质,大学生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经得住考验。近些年来,从社会、家庭到教师、学生,较为普遍地存在着一种重智育、轻德育,重书本、轻实际,重科技、轻人文的倾向。短期的、少数人的素质缺陷尚可补救,而长期的、一代人的素质缺陷则将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历史过失。因此,本着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的态度,对于当代大学生,必须在注重提高其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高度重视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在处理智育与德育的关系时,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努力培养德才兼备、以德为首的一代新人。因为在人的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中,思想道德素质起着主导作用。思想道德素质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倾向、理想、道德、情操等,它好比人的灵魂,是一切活动的主宰,决定着人们行动的目的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