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需要的不仅是底线,往往还有高度,这句话如何理解?

提及道德,必须结合法律来解释。道德的底线是法律,很多人喜欢把“遵纪守法”挂在嘴边,但这并不代表你是个好人,是个有道德的人。遵纪守法只是守住了道德最基本的底线,当人们践踏法律、肆意跨过道德底线时,必然会得到惩罚,而道德高度无穷无尽,没有最高、只有更高,当一个人拥有的道德品质高于道德底线时,那么他就是个有道德的人。

道德不存在标准,当一个人的言行符合人们根据社会需求制定的道德标准时,那么对方就是有道德的人,当这个人的言行不符合道德标准时,那么对方就是个不道德的人。但不道德的人分为两种,一种是社会危害性小,还没有触及到法律底线,对方只会受到道德层次上的惩罚,比如其他人的谴责或训斥等;而另一种就是触犯了法律底线,受到国家强制性制裁或惩罚的。

提及道德底线,就必须要弄清楚什么是道德标准,虽然前文中说道德不存在标准,但此标准非彼标准,前文中的“标准”,指的是道德高度没有上限,而此时说的“标准”,指的是道德存在底线,但底线又分为两种,一种是触犯法律,一种是介于道德与法律之间,这类人被称之为“没有道德”的人,当一个人的思想觉悟程度较高时,他的言行得到其他人的广泛认可时,那他就是个有道德的人,同样具备道德高度,但这个道德高度究竟有多高,是无法具体用数值或标准体现的。

所以,道德将法律作为底线,而高度指的是某人的言行得到社会的认可。要知道人生有三个阶段,分别是自我认可、家庭认可、社会认可,当一个人做到这三点时,那么他的道德高度是高于所有人的。比如小学时候学习的“雷锋故事和精神”,这就是帮助人们提高思想觉悟,提升道德高度的一种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