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 《百家讲坛》的主要内容及理解或感受 写出三篇 急求
近来,我观看《百家讲坛》之后颇有感触,特作一番梳理和探究。
一、复述一下主要内容。
王立群教授在央视《百家讲坛》上讲的题目为:王立群品读《史
记》之 《秦始皇》。我近来观看的内容有:第六节《昭王称霸》、第
七节《异人奇缘》和第八节《生父之谜》。
商鞅变法是在秦孝公全力支持下实施的。秦国颁布了一系列兴利除
弊的政策和措施,比如著名废除井田制等。在这个过程中,出现太子触
犯法律的事情,太子不可上刑,商鞅怎么办?罚则伤主,不罚则失威失
信于天下。“徒”不教“师”之过也。商鞅只好处罚了太子的老师。可
见商鞅是有智慧懂变通之人。他把太子一位老师处于黥刑(脸上刺
字),另一位屡教不改又重犯***案的老师处于劓刑。商鞅于情势所迫
之下在“太子”头顶动土,他由此埋下杀身之祸。
秦孝公死后,秦惠文王继位,商鞅遭殃。应该说秦惠文王缺乏应有
的大气度,他行为有眼光短浅、泄私愤之嫌。商鞅挺惨的,先是从秦国
首都逃跑,想回到魏国找个地方安身。魏国国君因为旧仇而报复。他最
后在秦国受了车裂之刑。
秦惠文王在位27年,公元前311年死。继位的是秦武王,武王命短,
只在位三年即死。接位的是秦武王异母弟秦昭襄王。
这位秦昭襄王在历史上大名鼎鼎。他活了76岁,在位56年。他是中
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对秦国作出了杰出贡献。但他在位
太长,“熬死”了两位儿子,其一是太子还未等接任即死于秦昭襄王年
间;其二是继任太子安国君,即秦孝文王,在位1年即死。
秦孝文王的儿子异人在吕不韦的帮助下,从二十多位兄弟中争得继
承人的地位(他不是长子)。异人继位即秦庄襄王,在位3年后驾崩。
秦庄襄王的儿子嬴政即秦始皇13岁即位。
二、有三点感受。
(一)在历史中总有关键性人物彰显出独特的魅力。
秦昭襄王是秦国历史上又一位关键性人物。这位关键性人物确立了关键
性的策略。秦昭襄王在历史上大名鼎鼎,不仅仅是他在位时间特长,为
国家做的事多,更为重要的是他采用的“远交近攻”的总方针。在此之
前,秦国并没有确立明确的扩张领土的方针,甚至有时会越过邻近的国
家打仗、占领土地。而这样获得的土地与本土不相连接,是很难控制
的。“远交近攻”是从魏国逃亡而来的高人范雎提出来的切实有效的策
略。它主张与远处的国家交好,而就近攻击邻国,踏踏实实占领一块又
一块的土地。以后继位的安国君、异人和嬴政均遵循着这个总方针,几
位秦国君王不断接力,终在秦王嬴政手中实现了霸业。事实证明,在消
灭六国的进程中,实行“远交近攻”的总方针是很正确的。它加快了秦
国一统江山的进程。称范雎为战国后期最有眼光的战略家实不为过。而
秦昭襄王则秦国打下了最为坚实的基础,从此以后,秦国对六国的进攻
更是势如破竹难以阻挡。
秦昭襄王还任用了白起。白起是这个时期最著名的天才型军事家,
他打的大仗多,消灭的六国部队也无人可比。就秦国而言白起实为栋梁
之材。
秦昭襄王晚年听信谗言犯错误,范雎的缺点是恩怨太过分明,白起
据传贪财好色,但在这个时期,秦昭襄王、范雎和白起都是关键性的人
物。他们并非完美之人,却拥有独特的魅力。
(二)有些情景穿透历史,有些智慧古今皆然。
即使是在相隔2000多年之后的今天,似乎仍可看到当时的情景,并
且栩栩如生。比如范雎原在魏国中奸计,被毒打,只能装死被扔在厕所
里得以逃命。其中过程亦是险象环生。刚巧秦国大使来访,把范雎捎带
出了魏国,但在路上又遇到当时权倾一时秦相国魏冉的盘查。范雎只想
直接面见秦昭襄王,此刻怕落入魏冉被遣送回去,或者他知道魏冉不是
什么好人。于是范雎先藏于秦国大使的车内,躲过第一次检查,魏冉走
后,他拔腿狂奔;果然,奸诈的魏冉想起忘记查车了,再次返回检查,
扑空。躲过两次搜查的范雎在前面等到秦国大使的车队继续上路,终于
如愿以偿面见秦昭襄王。
这里,令人惊叹的是,秦国大使居然“蒙骗”相国,为了一位前途
未卜的“高人”,愿意冒这么大的风险。那魏冉可是国舅兼相国,权重
一时。
(三)世有奇缘,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而似乎天有定数?
秦始皇之所以能当上皇帝,缘份源于他父亲异人。本来,异人是安
国君(即秦孝文王)的二十多位儿子之中待遇很差的一位,被作为人质
派到赵国都城邯郸居住,处境艰难,风险很大。但有卫国大商人吕不韦
却认为他奇货可居,决定进行一次政治赌博,以期获利无数。吕不韦花
重金四处运作,包括出钱让异人结交各方诸侯以获取声望,包括用重金
买通安国君宠爱而没有儿子的华阳夫人,使异人成为世子,获得继承人
地位。吕不韦还把自已喜欢的歌姬赵姬献给异人,而赵姬就是秦始皇的
母亲。
后来异人果然成功继位。吕不韦为丞相,封文信侯,食邑十万户。
后来,年幼的太子政(即后来的秦始皇)继位,尊吕不韦为相邦,号称
“仲父”。门客众多,专断朝政,吕不韦可谓赚得盆丰钵满。可是再后
来呢?吕不韦因侍奉太后赵姬的假宦官缪毒叛乱而受牵连,被免相邦
职,最后被逼饮下毒酒自杀。吕不韦组织其门客编纂了著名的《吕氏春
秋》。纵观异人和吕不韦的交往确有奇缘,然更多的是为谋利而互相利
用,其操作似是商业投资的谋略,谋略成功了。异人却早死,一生精明
的吕不韦亦未能善终。这一场投资或者赌博,最大获利者当属秦始皇。
难道上天早有定数?
三、得到一点启示:强者的历史总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贯穿其中。
诚然,历史是大百科全书,历史是多棱镜,不同的人从不同角度出
发,会看到不同的问题,发出不同声音。甚至会因观点相反而彼此针锋
相对。比如有的人不喜欢秦国,而偏爱楚国或赵国等。这是难免的,也
是正常的。面对历史不妨多一点宽容和理解,好的方式是让百花齐放,
让各种各样的声音***存。
品读秦国从缘起、发展直至统一中国的历史,可以发现这是一部强
者的历史,尽管其间也一波三折地出现不少奸诈权术、冤假错案和血腥
屠戳,但其大趋势是向上的,是图强的。品读秦国的历史就像倾听强者
一路走过的脚步声。你会发现,强者总在关键时期做了正确的事情,总
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贯穿其中。这正是强者的历史让我喜欢的原因。
真畅快也!
反观六国,亦曾出现过强盛繁荣局面,出现过可歌可泣的人物和精
神,但是总体上在滑坡,在走向衰弱直至亡国,留下更多的是惨痛的经
验教训。这些国家总在关键时做错事。要么变法图强失败或不彻底,要
么君主昏庸人才大量流失,要么内讧乱国,缺乏一种持久的不断向上前
行的基本策略和图强精神。该联合起来时如一盘散沙,好不容易有所作
为的人物出现了,比如廉颇、孙膑、信陵君、屈原等等,往往受到排
挤、打压或者残害。嫉妒、谗言和离间计以及鼠目寸光的故事不时上
演。这样的历史读来不免令人怨恨满腔、悲悲戚戚,一种“早知如此何
必当初”的恨铁不成钢的遗憾挥之不去。真不爽也!
后记:此文本来计划在11月26日或27日挂上来的,但因文博无法登
录故推迟。既写之则发之,现经修改和整理后重发此文。
要特别谢谢博友乾坤一线在上一篇日志《再看<百家讲坛>》中的留
言和鼓励。我原打算照你的留言尝试着按系列的方式写下去的,以期同
更多请看/s?word=%BD%FC%C6%DA+%A1%B6%B0%D9%BC%D2%BD%B2%CC%B3%A1%B7%B5%C4%D6%F7%D2%AA%C4%DA%C8%DD%BC%B0%C0%ED%BD%E2%BB%F2%B8%D0%CA%DC+%D0%B4%B3%F6%C8%FD%C6%AA+%BC%B1%C7%F3&tn=site888_pg&l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