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坛传戒是道教的系统,为什么请不来法统就不能开坛传戒?
传戒是佛教中重要的佛事活动,也是佛教中最隆重、最庄严的法事。具有一定资格的僧人或佛教徒主持,设立法坛、传授戒法的仪式,叫做传戒,亦称开戒或放戒;要求并参加这种接受戒法的人,参加这种传成仪式,叫做受戒。就求戒的人来说,也称为受戒、纳戒或进戒。
广义上说,凡佛教法师向信徒传授戒律、规矩的仪式,都可以叫授戒,如寺院住持收皈依(授三皈依戒)、授五戒、八关戒斋,佛教徒出家剃度时授沙弥、沙弥尼十戒,乃至授三坛大戒(沙弥戒、具足戒、菩萨戒)的传戒大会。狭义上的传戒,则是指传授三坛大戒的传戒法会。
佛教大、小乘的戒法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和菩萨戒五种。比丘、比丘尼戒,必须具足一切条件--即一定僧数(中国十人、边地五人)、一定范围(结界立标)、一定程序(白四羯磨,即会议式),才能授受,故称为受具足戒,简称受具。
折叠意义
当一个普通人在接受了沙弥戒(或沙弥尼戒,区别在于性别)之后,即表示接受了佛教的规约,成为佛的弟子,或者说是"出家人"、"小和尚",属于僧人的预备阶段;继续再接受了具足戒后,则正式成为僧人(包含男性僧人和女性尼姑之意),并可以获得僧人的凭证(称为"戒牒");而最后接受的是菩萨戒,则表示这个人从此要努力修行,以修证"菩萨果位"。
接受沙弥戒(或沙弥尼戒)者,是决心出家的人;
接受具足戒者,必须是已经接受过沙弥戒(或沙弥尼戒)的出家人,并且已经有了足够的修行基础和年限(通常为1~3年),确已决心献身佛法,并经过严格考核通过者;
接受菩萨戒者,分为两种情况:
◎出家人,必须是已经接受具足戒者;
◎在家人(又称"居士"),必须是已经接受过五戒者。
需要说明的是,菩萨戒无论是在家人还是出家人,均为自愿接受,换而言之是一种自愿承担起的约束。
所谓沙弥戒(或沙弥尼戒),包含10项戒条,故又称为"十戒"。
所谓具足戒,即比丘戒或比丘尼戒;具体而言,该戒对于男性和女性而言有所差别: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也就是说,男性僧人(比丘)有250项需要注意的戒条;女性僧人(比丘尼)则有384项需要注意的戒条。
所谓菩萨戒,包含18轻戒、48重戒,由僧人自愿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