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坤的在苏大

杨海坤刚到苏大时,苏大法律系教师中连他在内只有两名教师具有中级职称,学生招生规模也不大。筚路蓝缕,无限艰辛,老前辈们在80年代多次冲刺硕士点、重点学科等都未能如愿。接力棒交到了杨海坤的手上,他鼓足干劲,力争上游,与同事们***同努力,总结经验,精心准备,结果在1993年一炮打响,行政法学取得了法学院历史上第一个江苏省重点学科,1994年宪法与行政法学又成为法学院第一个宪法与行政法学硕士点,杨海坤成为当时法学院里惟一的中年教授。 杨海坤的非凡才干不仅受到学校领导的赏识和器重,而且吸引了省市机关部门求贤的目光。省高院、省检察院、市政府等纷纷向他伸出了绿意盎然的“橄榄枝”。然而,杨海坤没有像当年拥抱苏大“绣球”那样积极热情地去接收“橄榄枝”,他认为学校的学科建设正在紧要关头,需要他去策马扬鞭,于是,他婉言拒绝所有邀请,一心一意埋头于法学院的专业建设。他的想法获得了当时学校领导的赞许。在他与同事们的***同努力下,法学院的喜讯接踵而至:1996年,该院取得法理学硕士点,1998年获得国际法硕士点,1999年获得法律硕士点,2000年获得诉讼法硕士点,2002年获得刑法和法制史硕士点。杨海坤自己所主持的宪法与行政法学学科更闪耀着令人眩目的光彩,1998年获得了博士点。这个博士点来之不易,其意义不同凡响,它连创两个第一:江苏省第一个法学博士点和全国省属重点院校中第一个法学博士点。因而使法学院这一学科走向全国同行的前列,特别是给法学教育领域中的“第二世界”、“第三世界”院校带来了巨大鼓舞和信心。

从1993年开始,苏大法学院取得跨越式发展的不只是学科建设,它的师资队伍建设也让人刮目相看,一批学有专攻的年轻教师迅速成长起来。以宪法学研究室为例,除他之外,目前***有7名专职教师,其中,6人是法学博士毕业或在读博士,还有1人已经获得硕士学位,所有教师都有较为成熟的研究方向和专业领域,都有自己的著作和论文。他们年富力强,充满朝气,被江苏省教育厅评为优秀学科梯队。作为学者,杨海坤以自己富有创见的著作做了诠释;作为教授,他又为学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这些成就的取得都是他“经世致用”思想的具体实践。当2003年杨海坤从苏大法学院院长岗位上退下来的时候,他有了更多的时间,可以进一步钻研学问,可以更直接用自己的知识和理论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百姓生活了。为了更好地宣传和普及法律知识、推动中国民主进程,杨海坤一直把面对大众的讲座看作是大学教授服务社会的有效方式。

杨海坤的书房是被许多异彩纷呈的纸袋子、塑料袋子和各类报纸、杂志围攻的世界。他的袋子很特别,里面装着花花绿绿的讲义和剪贴的报刊、书画,可以说一个袋子就是一堂妙趣横生的讲座。2004年,杨海坤已就宪法修改、政协章程修改、中国行政法发展、行政许可法实施、紧急状态法起草等问题开展了几十场讲座,足迹遍及北京、长沙、南昌、南京、苏州、徐州、盐城、淮安、连云港等省内外城市的高校、机关和民众团体。为了深入浅出地将枯燥的法理、条文变为公民手中的维权武器,杨海坤不时地上网和查阅报刊,将最新的案例、最近的热点、机关干部、大学师生及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搜罗进他的“宝袋”中。

杨海坤性格爽朗,言辞直率,他的性格和气质,决定了他对媒体的态度与一般知识分子不同,他不但摒弃了传统文人的遁世心理,而且善于借助媒体扩大自己的心声。在互联网上,用“百度”搜索“杨海坤”三字,竟然可以找到有相关网页2050篇,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有他出席全国政协会议期间的评论,有媒体对他的专访,还有他看到老百姓遭遇各种法律困境时站出来“指点迷津”……杨海坤在贴近百姓的同时,并不疏远与上层人士之间的关系。他是全国政协委员,每次参加会议他都有精彩发言,他把民间的苦恼与困惑融入笔端,提出了许多极有见地的方案。2003年8月,杨海坤参加了贾庆林主持的全国政协座谈会,会议上,杨海坤慷慨激昂。他从宪法说开去,提出了自己对修改政协章程的独立见解。会后,贾庆林主席握着杨海坤的手,赞扬说“不愧是法学家的发言”。杨海坤的部分言论被采纳,写进了新的政协章程。杨海坤多次利用开会机会向胡锦涛、李鹏、李瑞环、吴官正等中国高层领导畅谈自己对推行宪政和法治的一些看法。他的观点和见解,如春日细雨悄然影响着决策层和立法、执法者的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