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铉——三寸不烂舌,一炷伴月香
徐铉,五代宋初文学家、书法家。十岁能属文,官至吏部尚书。徐铉在南唐时,文章议论与韩熙载齐名,称"韩徐",又与弟徐锴俱精通文字学,号"大小徐"。
三寸不烂舌
徐铉曾与句中正等***同校订《说文解字》,其口才与学识,当时无人能比,争强之心甚重,喜辩理争高下,当时众多官僚无人敢与之对辩。
南唐对宋称臣,当江左(南唐)遣徐铉来朝贡时,依惯例宋朝政府要派押伴使(随侍朝贡的使者)随侍左右。朝中的臣子都怕口才词令不如徐铉,宰相也觉得这种人才很难抉择,就请示太祖赵匡胤。
赵匡胤说:你们暂且退下,我自己来选。不久,他选中了一个不识字的侍卫,道:这个人可以。中书不敢再请示皇帝,就催促他上路。这个侍卫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不得已,就渡江和徐铉会合。起初,徐铉言辞犀利,侃侃而谈,旁观的人为之惊愕不已。侍卫无法回话,只能嗯嗯地应着;徐铉没有察觉,依然喋喋不休。他们一起住了几天,侍者还是不与徐铉酬答,徐铉此时已精疲力竭,再也不吭声了。
有钱就是任性
南唐被宋灭后,徐铉做了宋朝的大臣,而且官阶很高。他在开封定居买房时发生了有一件趣事。
据王士禛《香祖笔记》,徐铉在开封买了一所二手房,合同也签了,房款也交了,就等着原业主搬家了。这时候,他发现原业主穷得叮当响,居然请不起搬家公司。徐铉说:“我不是付给你房款了吗?”原业主苦着脸道:“我欠了巨债,卖房的钱都让我拿去还债了。”徐铉说:“那好办,我再付给你一笔房款。”说完他真的又付了一次房款。
别人买房都想方设法杀卖家的价,他倒好,买一所房却交两所房的钱,有钱就是任性啊!
一炷伴月香
徐铉性喜香,亦是制香大家,每遇月夜,露坐中庭,焚佳香一炷,澄心伴月,他把自己制的这种香称为“伴月香”。“伴月香”是一款影响久远的历史名香,其配方及制作近年被考证恢复:
“伴月香,主要由沉檀、莞香、苏合香、鸡舌香、豆蔻、芸香、白茅香等配置而成。“伴月香”香品配伍严谨,更注重香药的炮制与和合。
香气、香性清幽淡雅,芳泽溢远,留香持久;有清和正气、养性虞神、调和身心之功。适用于书斋琴室、禅房净舍、会客迎宾。伴月香,香品高雅,历来为后世文人所推崇,代代相传,以至于今世。
夜凉如水,月满如盘,伴着清幽的月色,点上一支伴月香,摒弃尘世纷扰,独享焚香赏月之乐。当馨香缭绕,明月当空,在庭院中静坐,便是天人般的享受了。
不吃路边大排挡
徐铉打小生长于富贵之家,成年后又做高官,一生锦衣玉食,讲究惯了,他不吃路边摊,是嫌路边摊不卫生,吃了对健康有害。
据丁谓《谈录》记载,徐铉不吃路边摊,别的大臣上早朝,怕饿肚子,路上瞧见烧饼油条,会买一些充饥,他却坚持原则不动摇:“沽酒市脯不食。”不喝外面作坊里酿的酒,不吃摊档上卖的小吃。每回上朝,他都让家人提前做好饭菜,打包带到待漏院,同僚们去外面买早点,他吃自己带的盒饭。同僚问他为什么不买着吃,他指着待漏院门口那一大片灯火辉煌熙熙攘攘的早点摊说:“直同寨下耳!”那些摊档又脏又乱,跟妓院有什么分别!而且每次待客,他都在自己家里摆席,从来不下馆子。
现在的路边摊不卫生,简直就是地沟油的代名词,去外面吃饭当然没有在家放心。可是宋朝还没有地沟油、高汤精、工业盐、苏丹红之类的“高科技产品”,那时候的路边摊怎么会不卫生呢?
宋朝士大夫袁采告诉我们,宋朝同样存在饮食安全方面的问题:“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米麦之增湿润,肉食之灌以水。”奸商们往肉里注水,往粮食里洒水,往盐里掺土,往鸡肚子里塞沙子,把鹅和羊的身体吹胀,把腐烂的蔬菜装扮出新鲜的样子,使出种种手段坑害消费者!看来,食品安全问题自古有之。
拒穿毛衣冻病了
开封冬天天气寒冷,徐铉从南方来,看到有人穿兽毛或粗麻制成的短衣,很看不起。徐铉坚决不穿着这种不上档次的衣服,结果冻坏了身体。
一天,他早上起来梳洗之后,急切地让侍者拿笔来写遗嘱。写完就一命呜呼了,年七十六。徐铉没有儿子,门人郑文宝护其丧至汴京,胡仲荣归其葬于南昌之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