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一)切实维护群众切身利益,提高开展群众工作能力和服务群众水平。 一是要深入开展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是今年全国公安机关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是深化国家兴边富民工程的一项新举措,各级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必须深入群众,听民生、访民意、解民难,积极走访,主动了解民意诉求,掌握社情动态,积极收集社会治安稳定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要在走访中及时发现化解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类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有效预防和减少因矛盾纠纷激化突出治安问题而引发的违法犯罪案件、越级上访事件和群体性事件。要以提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为根本,以化解矛盾纠纷为主线,以强化联动工程为重点,持续推进“五大工程”,提高公安边防工作效能,提升公安边防部队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促进警民关系和谐。二是要着力提高服务群众水平。构建和谐警民关系、解决民生问题,关键是根据形势发展和边防辖区群众的需要,不断创新服务举措,要学会用群众语言和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做群众工作。要以为群众办实事、做小事为切入点,用心用情、及时有效地做好事、办实事,切实拉近与人民群众的距离,才能进得了门、说得上话、帮得上忙、交得了心。

(二)扎实做好边境维稳防控工作,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一是要强化打击力度。群众对公安机关最大的期盼是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创造一个良好的治安环境。严厉打击犯罪和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不是矛盾对立的,只有始终保持对违法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为出入境旅客提供一个安全、舒适、高效的通关环境,才能使大多数群众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才能提高辖区群众安全感,才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满意。二是要抓好防范工作。人民群众对公安边防工作的信任和满意来源于边境地区的社会稳定、优质的服务和顺畅的通关环境。要做好维稳防控工作,必须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和境内外复杂局势变化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进行口岸安全风险评估,完善处突预案,加强训练演练,提高处突能力;认真落实打防管控措施,提高边境地区的有警密度,加强对案件多发路段、时段和人员密集场所的巡逻防范,形成数字化巡防网络,实现辖区“发案少、秩序好、信息灵、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为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打下良好的环境基础。三是要善于化解矛盾。随着边防辖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利益格局逐渐被打破,人民内部矛盾凸显,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处置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地方政府和公安边防部队新的工作重点。要正确对待矛盾纠纷和群体性事件,讲究政策、讲究策略、讲究方法,坚持“三个慎用”原则,防止因用警不当、定位不准、处置不妥而激化矛盾。 (三)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提高执勤执法水平和执法公信力。 一是要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目前仍有少数官兵,话与群众讲不到一块,工作与群众打不成一片,根本原因是没有真正树立执法为民理念,与群众心理上有隔阂、有距离,对群众缺乏深厚感情。官兵是公安边防工作的主体,官兵的执法理念如何直接关系到执法执勤的效果和群众对部队的看法。因此,要继续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打牢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执法思想根基,从根本上解决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二是要狠抓执法规范化建设。高度重视执法安全工作,牢固树立“严格公正规范、理性文明平和”的执法理念,指导执法行为,确保执法安全;加强制度机制建设,为规范执法执勤提供制度支撑。进一步清理、修定完善规章制度,建立“标准化、流程化、精细化”的执法机制,创新执法监督模式,落实奖惩制度,合力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加强执法监督,确保执法合法、规范。充分发挥纪委、法制的监督作用,丰富执法监督形式,大胆创新,做到案前、案中、案后全过程监督,及时发现并解决执法问题。切实加强对执法活动的日常监督检查,规范警力使用,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对警务活动的干预。坚决纠正不作为和乱作为的问题。三是要努力提高执勤执法水平。以学习贯彻《公安部关于进一步提高边检服务水平的意见》为契机,多措并举,充分发挥边检机关的职能作用,建立系统的学习制度和培训机制,采用系统学习与重点学习相结合,长期规划与短期培训相结合,加强队伍建设,创新管理与服务举措,提高部队执勤执法能力和水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服务型政府,更好地履行公安机关三大政治和社会责任,积极服务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