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养老服务的发展我国养老服务基本思路

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应该是政府、社会、家庭(个人)积极参与,形成一个政府、社会组织、家庭及老人合理负担,***同面对养老负担的良性格局。在今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要抓住建设的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积极探寻发展养老服务的有效对策。  1.当前重中之重是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1)调查案例。浙江省嘉善县在构建养老服务体系过程中,形成县、镇、村居三级服务网络。在县级层面,成立由副县长任组长、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养老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在民政局设立社会福利科,具体负责对全县养老服务工作进行规划、指导、协调、监督和检查,并依托县老年公寓建立县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两个事业编制),对全县养老服务进行具体实施;在镇(街道)层面,成立相应领导小组,确定专人落实工作责任,同时改造敬老院转型提升为社会福利养老服务中心;在村(社区)层面,在村(居)委会的领导下,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站,对老年人进行服务。  (2)对策建议。目前,养老机构的建设管理都由民政部门承担(少数地方民办养老机构的建设管理由老龄委办公室承担),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绝大多数由老龄委办公室承担。至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牵头负责部门,现在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各地有民政部门牵头的,也有老龄部门牵头的。根据各地民政、老龄部门的职能、人员和工作情况,最可行、最有效的办法是,在民政部门设立老龄服务局(或养老服务局),与老龄委办公室合署办公,实现资源节约和效能最大化。  在建立高效管理体制同时,要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行系统化研究,从宏观和微观方面建立可行的运行机制,加强对养老服务行业的监管职能,健全养老服务准入、运营、退出管理机制,开展养老服务质量检查评估工作。  2. 因地制宜构建养老服务体系模式  (1)调查案例。浙江省嘉兴市在构建养老服务体系过程中,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意见》,大力兴建城乡社区养老服务场所,有机整合相关部门在社区设立的社区综合活动中心、党员活动室、离休干部居家养老服务点等服务站、所、室、场以及辖区内的相关服务机构和组织,搭建了社区“一站式”养老服务平台,形成横向联动、部门配合、机构运作的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城乡居家老年人提供家政、信息咨询、文化教育、休闲健身等系列服务。  嘉兴市嘉善县天凝镇社会养老服务中心是在敬老院的基础上改建的,实现单纯福利型机构向区域性社会化养老服务机构的转型。该中心还挂有天凝镇敬老院、残疾人托管所、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避灾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牌子,分别对各种群体进行服务。该县魏塘镇中山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加挂文体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星光老年之家、老年人协会、老年人体协牌子,对老年人进行养老金发放、生活照料、水电维修、就餐、托养、法律援助、文化娱乐等服务。  杭州市市级和8个市、县(区)建立了具有组织、指导、服务、培训等功能的养老服务指导中心,117个乡镇(街道)建立了综合养老服务中心,378个社区建立开展多项服务的居家养老服务站,全面开展养老服务工作。  江苏省南通市居家养老服务指导站,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服务热线,网络市、区、街道、社区四级,明确职责和分工,逐步将老年人信息建立档案,实现全市老年人的信息化全方位服务。  (2)对策建议。总结各地实践经验,应该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家庭支撑的养老原则,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多种服务方式为手段、各类养老服务机构为平台,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元化、多选择服务需求的覆盖城乡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达到服务方式多元化,投资主体多样化,养老服务普及化,服务队伍专业化。  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要根据区域经济状况、人口结构分布情况等因素,因地制宜地推进、构建。尤其在基层社区和农村,应建立以社区(居家)服务中心(站)为依托,以居家、托管生活为形式、以现代信息为手段,构建满足老年人照料、文化、教育、法律援助等各种需求的养老服务体系。  为此,国家必须专门制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中长期规划,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基本公***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纳入政府激励考核指标体系,全面发展养老服务事业。  3.重点推进民办养老机构发展  (1)调查案例。江苏省通过采取土地划拨、规费减免、贷款贴息、床位建设补贴、床位运营补贴、以奖代补、购买服务等方式,吸引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兴办福利性、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要求市、县到2012年底都要建一所政府主办的老年公寓或福利院,床位分别达到300张、150张以上。目前70%的市、县已经建成。今后三年,政府每年投入2000万元引导资金,吸引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养老服务机构建设。  在居家养老服务方面,江苏省每年投入4000万引导资金,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鼓励各地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江阴市落实江苏省发展养老机构政策,吸引美商投资建造了集居住、疗养、康复、保健、学习、月亮、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江阴“夕阳红”老年康乐中心,开创了外商投资兴办养老机构的先河。  (2)对策建议。养老机构虽然是养老服务体系的补充,但养老机构是养老服务体系需要投入资金最大部分。一般来说,兴建公办养老机构1张床位的投入平均约为15-20万元。如果政府继续扩大公办养老机构数量和规模,财政是无力支撑的。而发展民办养老机构,实际上能为政府大大减轻经济和人力负担。因此,政府要重点推进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当前急需政府明确制定以下三项政策措施:  一是土地优待政策。政府在规划土地时要预留养老机构公益用地。养老机构用地要根据不同情况给予划拨或廉租或优惠出售。  二是建筑优待政策。建设部门在批准新建居民商品楼房时,要按规定无偿提供老年公***服务活动场所,减免养老机构的城市建设配套费、规划费;税务等部门要减免养老机构的营业税和所得税,优惠水、电、气、通信等公用事业收费。  三是服务补贴政策。民政、老龄、卫生等部门要根据养老机构类型和具体情况,进行相应补贴(包括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如贷款贴息、床位补贴、以奖代补等 。符合条件的民办养老机构要作为基本医疗保险的定点单位,提高养护人员的工资待遇,把养护工作作为公益岗位予以补助。  这些政策,要在牵头主管部门的领导下,逐项调查研究,制定相应的政策,出台《民办养老机构促进条例》,内容包括民办养老机构的设置审批制度、管理制度、政策扶持制度、法律责任等,以此保障民办养老机构健康发展和规范运行。  4.规范养老服务(护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制度  (1)调查案例。杭州市发挥社会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的作用,落实职业培训补贴政策,提高公益岗位补助标准和范围,大力推进养老护理服务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每年组织力量对养老护理员进行培训。主要依托杭州师范大学,培训养老机构护理员和社区助老员。  (2)对策建议。  一是要明确民政或老龄部门作为养老服务(护理)职业培训的业务主管单位,理顺养老服务职业培训准入体制(允许企业在工商行政部门审批注册经营性养老服务职业培训,使养老服务职业培训走向市场化),制定详细培训规划,使养老服务人员在几年内都能取得职业技能资格。  二是人保部门仿照邮电等行业职业培训管理方式,全权赋予民政部门对养老服务培训的职业资格发证权和技术职称评审权(人保部门实施监督管理),并按公益岗位给予养老服务培训补贴。  三是教育部门要推动在高校开设养老服务(护理)专业,培养较高层次的养老服务管理和技术人才。  5.发挥好老年社会组织的作用  (1)调查案例。2005年江苏省老龄协会成立后,积极推动健全全省老龄协会五级网建设。各级老龄协会坚持“为老龄委参谋、为老龄工作助力、为涉老组织牵手、为老年人服务”的宗旨,为养老服务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常州市到2009年底,全市7个辖市、57个镇(街道)、1226个村(社区)基本健全了老龄协会组织。这些基层老龄协会组织紧紧围绕“六个老有”工作目标,不断加大基层老龄工作力度,全心全意为老年人服务,成为促进当地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河南省通许县长智镇“晚霞老年协会”成立20多年来,从成立初的几名会员发展到现在4000多名,会员普及到周边的两个县,20多个乡镇,上百个村庄。协会内设旅游、文艺、法律、卫生、调解五个服务小组,在农村进行养老服务,成效显著。  (2)对策建议。养老服务的重点在基层社区、农村,而基层社区、农村的养老服务工作又可以主要依靠老年社会组织或老年人。因为老年社会组织或老年人有充足的时间和志愿服务的热情,是养老服务的支柱资源。2009年底,我国***有各级老年人协会436226个,参加人数4227万人,其中居(村)级老年人协会367163个,街(乡)级老年人协会36973个,区(县)级老年人协会7865个。***有各类老年社团组织(不包括老年人协会)38002个,参加人数494万人。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如果能将这些庞大的老年社会组织潜能挖掘发挥出来,养老服务工作就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