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汉武帝以来,儒家便是正统,为何历朝执行的却是法家?
春秋时期,天下之言非杨即墨。到了战国,儒法之学才开始成为显学,有其时代的发展需要。就格局而言,前两者更像“民学”,而后两者则像“官学”。韩非子说,先秦四大显学是儒、法、道、墨,可见法家不是儒家分支。 早期法家与儒家的西河学派关系渊源很深,法家的李悝师从子夏,吴起先是师从曾申,后又师从子夏。
后期法家则与荀子这一派关系很深。为这两个儒家学派出了一大波法家人物,与这两派的思想主张有很大关系。其实,先秦各个学派之间并不是非此即彼,很多人可能同时兼有儒、法两派的特点,比如吴起,他既是法家代表人物,也是兵家代表人物,甚至儒家与他脱不干系。汉初开国功臣名相张苍,说他阴阳家也行,说他儒家也没错。
儒家重视人的教育,手段是道德约束。法家重视君主的权威,手段是“势”“法”“术”。儒家适合天下太平后约束、教育、软弱化百姓。 法家适合乱世,适用于重视中央集权或者有大抱负的君主。所以战国最终是法家的胜利,秦国后来灭亡是因为国策调整不及时,而且对六国余孽太仁慈。
儒家只宣扬仁义之道不信法治,只会培养一批伪君子、道德骗子。对于君主而言,表现上的仁义之道可以欺骗老百姓,让老百姓感受舒适,但不利于中央集权,影响和制约君主的权威,君主行为处处为所谓仁义而制约。故不受君王欢迎。但为了取悦老百姓,许多君主又表面上把儒家放在较高的精神层面上。
中庸之道,告诉我们不可偏用。根为道,法为骨,儒为表,墨家为术。这一切的源头都是易经的解释和表达。而易经的一切中心思想是变化。让人与 社会 适应这个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的世界,做出最合适的选择和前进的方向。
封建统治者虽在口头上大肆宣扬儒家思想,但是治理国家本质上还是法治。从秦汉到明清,都有一系列完整的法律体系,而且非常严酷。无论儒家学说,还是封建国家法律,都为统治者服务的。
从德治法治的角度看,儒家思想偏重于表于礼,法家思想偏重于里于理(或称为义),但是在奴隶封建 社会 家天下,虽然具有适合 社会 背景时代的秩序维护意义,其本质是自私虚伪的,却有着无法克服的道德悖论自相矛盾而无法跳出所形成的 历史 兴衰周期律。只有用法纪面前人人平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法纪真正代表公平正义,才是礼仪之邦利义格局所要实现的目的。
法家主张的有道家无为而治那套,但他的无为制定法律用法律来治理国家,即便是傻子皇帝安法去办国家一样运转,更本不在乎明不明君!但法家的劣势是为君主服务,没有把人民当人看,法律制定过于许苛刻,需要明主的反而是儒墨。
后秦时代的儒家其实不算先秦的儒家,其中还中和了法家,其实法家也是中和了儒道墨学说的一些优点。 其实法家与儒家的关系是“父子”关系,所谓法家败给儒家,是不存在的事,其实质是以前是“爹”(皇权)绝对性的从信仰到行政的全面当家,现在是“儿子”(相权)行使君主交与的行政权,君主保留控制信仰权力而已。
儒家,对维系大一统的中央集权体制,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更说明汉武帝刘彻意识到“汉承秦制”的极端重要性)。现在问题是,两千多年来的国家意识形态,不等于仍适用。一是人民***和国了,二是进入工业化了。
毕竟告别帝制,只有一百年出头而已,对旧儒思想盘踞的文史哲系那些人还是要管饭吃的。其实新陈代谢,吐故纳新并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情。要是愿意修儒,正视”封建等级制”那一套早就过时了,应当放弃”三纲五常”,把服务于维系”家天下”的民本观,改换成适应今天的人民主体观,也不要总是想着当“精神贵族”。
尤其在怎么平衡少数人与大多数人利益问题上,不要总喜欢傍着权力+资本参与“官商文铁三角”之类的。也就是真正做到,心系天下,两袖清风,善于与时俱进的独立思考,那还是有出路的。
任何事都要综合来看待,个人见解,中国古代大一统的王朝基本都是儒法相结合的方法,以儒取仕(科考),用法治民,同时在法律当中坚决地贯彻儒家思想,比如礼和孝,让普通人心中有一个基本的道德准则,这里就叫教化。这个做法是中国能保持统一,能有一个强大统一的王朝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