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的时代不需要侠客?

侠客君一直认为,侠客难得有好下场,因为侠客是不能为正统社会所认可的。韩非子曾在《五蠹》中说“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在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眼中,“儒”与“侠”会祸乱天下。那么同被法家列为“五蠹”之中的“儒”对“侠”又是什么看法呢?汉武帝时,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成为了正统,但与“儒”同为“五蠹”的“侠”仍然为正统社会所不容。司马迁在《史记?游侠列传》中是这么评价的:“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其行虽不轨于正义”,这就是“儒”对“侠”的看法。

因此,从古至今,侠客的生存空间都非常窄,司马迁笔下的“正义”并非我们今天所说的正义,而是指道德法律,意思是说他们的行为不符合道德法律的准则,这也就注定了侠客的生存空间不会宽。所以《史记?游侠列传》中,游侠郭解的父亲因为行侠在汉文帝时期被杀,郭解更加悲催,因为行侠仗义在汉武帝时期家族被诛。可见“侠”是何等的不受统治阶级待见。司马迁笔下还写了几个游侠,朱家、田仲、剧孟、王孟、周庸,司马迁用一句话交待了他们的结局:“景帝闻之,使使尽诛此属。”汉景帝听说了,派人把这类人都杀了。

因此,侠客们为了能够生存也只好选择与统治阶级合作,古语中说“习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样还可以混个好一点的出路,但是可能会被骂。武侠小说中,你可以经常看到这两个字―“鹰犬”,这就是对投降统治阶级的武林人士的称谓,当然这些被称为“鹰犬”的武林人士中,大部分真的不算是侠客,因为真的侠客即使是在卖身投靠后也会想办法利用既定的规则来实现自己心中的“正义”,在统治阶级容许的情况下去行侠仗义。

中国古代最著名的一部武侠小说《三侠五义》,最后三侠和五义都成为了青天大老爷包拯手下的将官,南侠展昭还有陷空岛五鼠只有利用朝廷的规则来实现心中的“正义”了。民间传说中还有一位非常有名的侠客――金镖黄天霸,黄天霸在投靠清廷后黑化得比较厉害,在成为清官施仕纶(清朝为统一台湾做出贡献的大将军施琅之子,为康熙年间著名的清官)手下的爪牙后,把屠刀伸向了绿林道,用昔日绿林兄弟的鲜血染红自己的顶带花翎;被黄天霸诛杀的绿林兄弟其实都是选择不与清廷合作自在行侠的游侠,因为他们的行为不容于大清朝的统治者,最终都难逃脱被诛杀的命运。

中国近代的豪侠王五也是如此,因此他最后死在了清政府和洋人的联合绞杀之下。民国时期一位比较有名的侠客燕子李三也被反动军阀杀死了。在新武侠小说中那些侠客多数最终选择避世隐居,这都只是作者的良好愿望而已,在现实生活中是难以实现的。

其实无论是哪朝哪代,只要它形成了完整的社会制度,那么它的主流思想就都不会容许侠客的存在。侠客快意恩仇的自由主义从根本上是与社会制度相违背的,而侠客行侠仗义能有市场则是因为存在“不公”。当“不公”不能通过社会制度解决的时候,人们才会去寻求侠客的庇护,社会制度总是存在漏洞的,这才是侠客能够在这么狭窄的生存空间得以生存的原因。

当前是法治社会,一个人的生死不能由侠客来决定而应该诉诸于法律,所以这个社会更不需要什么侠客,它需要的是公平公正的法律,需要的是维护法律公平公正的人,需要的是人们对法律公平公正的信仰。

金庸先生的成名作《射雕英雄传》中,北丐洪七公要杀铁掌水上漂裘千仞时曾大义凛然地说:“老叫化一生杀过二百三十一人,这二百三十一人个个都是恶徒,若非贪官污吏、土豪恶霸,就是大奸巨恶、负义薄幸之辈。老叫化贪饮贪食,可是生平从来没杀过一个好人。”后来裘千仞在洪七公当头棒喝之下大彻大悟,从此改邪归正。但洪七公说的那番话却极为恐怖,希特勒也认为他自己从来没杀过一个好人!虽然将希特勒与洪七公相提并论,有点对不住金庸先生笔下这位洪帮主,但道理却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