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信上被别人骗了钱,公安局会立案吗,被骗多少钱公安局才会立案

无论多少钱,公安机关都会立案,因为是个人的私有财产,无论金额多少,公安机关都立案。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

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和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00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扩展资料:

2018年2月,董先生上班时收到妻子的微信消息:“我在超市买点东西,没带钱,你给我转200元吧。”董先生想到网上诈骗横行,谨慎地问了一句:“老婆,是你吗?”很快董先生收到一条语音:“是我是我。”董先生一听确实是妻子的声音,便依言转钱。

下班回家之后才发现,妻子整天都在家里看孩子,根本没去超市。虽然被骗的钱算不上多,但董先生还是马上报警。

反诈骗民警告诉记者,此类“是我本人”的语音都是骗子提前录好的。那么骗子是怎么拿到这些语音信息的呢?

以董先生为例,他妻子是家庭主妇,沉迷某款手游。骗子以“帮你充值游戏点券”为名跟她在微信上语音聊天,并诱使她提供微信账号、密码。期间,骗子故意问她,是否是该游戏昵称的本人,轻松就得到了董先生妻子的语音回复“是我是我”。

民警进一步介绍,骗子还用到了一种“高科技外挂”,也就是山寨版微信。他们盗走微信账号后,会通过山寨微信软件克隆一个相同的微信号,然后再通过克隆微信号的外挂技术,直接转发语音。

腾讯官方表示,这些声称可转发语音的软件均属于微信外挂软件,不仅严重侵犯微信的软件著作权,还会留有后门及木马,具有严重的安全风险。所以千万不要下载所谓的“开挂微信”“克隆微信”。

警方强调,市民上网时一定要提高信息安全意识,不要轻易透露微信账号、密码等个人信息; 如他人在微信上提出转账请求,应通过电话、视频等能产生实际交流的方式确认对方是否为本人;

在微信中应养成设置好友备注的习惯,有助辨别“克隆”好友;若发现微信账号被盗,应及时冻结账号,及时报警,并通知其他好友切勿上当。

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和国刑法第一编总则

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的通知

人民网-假冒“微信好友”发语音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