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是义务吗

国是宪法规定的每个公民都应尽的义务。

没有不以爱国主义为前提而无拘无束的自由,损害了国家的利益最终结果可想而知,国家安全得不到保障,国家被侵略,国破家亡的后果便是便是自由得不到保障;而爱国主义如果不以自由为目的,那么国家政权也会得不到拥护,爱国主义也将会成为无稽之谈。

自由要以爱国主义为前提,有了爱国主义这个框架才能更有效的行使自己的权力,才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自由。而爱国主义达到的最终目标也便是保障每个公民的合法权益,是人民得到应得的自由。自由与爱国主义的关系并不是相互冲突、相互矛盾的概念,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的两对概念。在后行使自由的时候,要时刻警醒自己是不是损害到了国家的利益,自由不等于无拘无束的自由,只有在以爱国主义为前提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爱国,既是人的道德品格,也是国民的法律义务。这是一个古今适用的命题。一方面,叛国和分裂国家,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中,都是各国要施以刑罚的重罪;另一方面,爱国作为人类***同的道德品格,在世界各民族皆得以代代传承。在现代社会,爱国有时会被视为意识形态色彩浓厚的“高调大词”,似乎是离个人平常情感比较遥远的虚伪宣传舆论。事实上,爱国不仅作为古老德行不是空洞虚渺的,而且在现代国家亦是实实在在的公民美德。即使在美国、法国这些现代国家,爱国也一直都是道德和政治上的强势话语。“我唯一的憾事,就是没有第二次生命献给我的祖国”,这是美国民族英雄内森·黑尔讲的话。“不要问你的祖国能为你做什么,要问你能为你的祖国做什么”,这是美国总统肯尼迪的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法国的拿破仑、孟德斯鸠等政界和学界名人,也将爱国看作现代文明人的道德品行和政治美德。

无论是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无论是在哪个国家,爱国都可谓人类普遍的道德品格和法律义务。

一、爱国,是古圣言行所充分体现出的人之为人的天然正义情感

佛陀,是释迦族的圣人,虽然出家,但在故土家国面临战争危险时挺身救护。佛陀在琉璃王率军队攻打迦毗罗卫时说,“亲族之荫,故胜外人”,显示出佛陀对故国的眷恋和爱护,亦道出了人类对于亲族的一般情感。佛陀也以此言行,深远地影响着后世,中国佛教界因之形成了根深蒂固的爱国护教传统。孔子,是古代中国的圣人,虽然成道,但对故土家国始终抱有眷顾爱护之心。据《史记》记载,在听说故国鲁面临外军入侵时,孔子对弟子说:“夫鲁,坟墓所处,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最终,孔子让弟子子贡巧妙地解除了鲁国的危难。孔子常年游走于外国,但对故国鲁始终存有留恋之心。据《孟子》记载,“孔子之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去齐,接淅而行,去他国之道也”。孔子对于“父母之国”所显现出的此种依依不舍,实属人之常情,并非圣贤独有;而这一常情在圣贤言行上亦得自然流露,足见此常情的可贵。孔子晚年,得以“归鲁”,在故国离世,这与“叶落归根”“月是故乡明”的民族心理亦是十分契合。总体看,佛陀和孔子,都以质朴的言行,为后世树立起需要追随也值得效仿的正当爱国心态和护国行为典范。而且,这两位圣人虽然看上去超凡脱俗,但对国事却并非完全漠不关心。就国家治理,佛陀讲过“七不衰法”,孔子也讲过“为国九经”,都透显出对国家安定的期望。千载之后,古圣先贤的这些道德言行,仍不失为宝贵精神财富,值得现代人深思省察。

二、爱国,是中华文化传统中作为民族精神传承的高尚道德品格

从根本看,佛家的终极关怀在“众生”,儒家的终极关怀在“天下”,并不能因为佛陀和孔子表现出爱国情怀,就认定他们是国家至上主义者。不过,无论是在佛家教义还是在儒家教义中,国家都是从个人到“众生”、从自身到“天下”之间的中间道德形态。换言之,爱自己的国人民族,是普度众生、平治天下首先要达到的道德要求。相对普度众生、平治天下而言,爱国是更为基本的道德水准;而相对自私自利而言,爱国又是更为高尚的道德心态。儒家所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尤为清楚地表达出人道德进步的这种次第结构。基于爱国角度审视,蕴涵在此结构中的一个基本原理是,爱天下人,需要先做到爱国人,而做到爱国人,又需要先做到爱族人和家人。明显的是,在此道德次第结构中,国家处在人的道德修为境界程度比较高的层次;爱国属于人类高尚道德品格,呈现出人的爱心或道德情怀向外更大范围、更大程度的扩展。“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比照《大学》开篇的这句话看,爱国实为“亲民”的一种表现,是最终达到“止于至善”需要经历的道德阶段。可以说,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爱国既是一种有着天然亲族基础的正义情感,也是人的一种道德能力和道德责任,是人生的重要道德实践,有着人格完善的明确道德路向。这一道德实践,在中国历史上,通过“精忠报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爱国话语,以及很多人誓死抵御外来侵略、不惜舍弃身家性命而不选择反叛背离祖国的爱国行为,不断得以充分展现。也因此,爱护国家、捍卫国土、救济国民,最终成为融入中华血脉的民族大义。从文化层面看,作为民族大义的爱国,不仅有世代相传的民族精神基础,也深深植根于中国文化的道德理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