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擒故纵词语解释

欲擒故纵的目的是为了更牢固地把握即将到手的东西,这是一种很奇妙的计策,让我们来看看刘备是怎样将徐州推辞掉,但最后还是落入他手中的,这样或许会有些收获。

欲擒故纵见于《三国演义》第十一回 刘皇叔北海救孔融 吕温侯濮阳破曹操

汉献帝初平四年(183年),割据兖州的曹操派遣泰山太守应劭往琅玡迎其父曹嵩及家人百余口到兖州。途经徐州时,徐州牧陶谦为交好曹操特派都尉张护送曹嵩一行。不料张杀死曹嵩及其家人,席卷财物而去。于是曹操便把账记在陶谦身上,以为父报仇为名,发兵攻徐州。其实没有这件事情的发生曹操也迟早会发兵进攻徐州,报父仇只是一个非常好的借口。

陶谦面对兵临徐州城下的曹操大军,自知难以抵敌,便采纳别驾从事糜竺的建议,请北海相孔融、青州刺史田楷前来相救。孔融请刘备同去救陶谦。刘备遂欣然带领关羽、张飞、赵云和数千人马奔赴徐州。

刘备率军在徐州城下与曹军于禁所部小试锋芒,初战告捷,使久被曹军围困的徐州暂时缓解了危机。于是陶谦急令刘备迎入城内,盛宴款待。陶谦席间便主动提出将徐州让给刘备,说:「当今天下大乱,国将不国;公乃汉室宗亲,正当为国出力。老夫年迈无能,情愿将徐州相让。公勿推辞。我当自写表文,申奏朝廷。」陶谦这样做无疑是很聪明的,刘备既然来了徐州这个军事要地,以他志向,决不会放而不要的,陶谦这样不仅可以保全自己和家人,还可以落个好名声。刘备闻言愕然,急忙推辞说:「我虽是汉室苗裔,但功德不足称道,任平原相犹恐不称职。我本是为了义气前来相助。您这样说,莫非怀疑我有吞并之心?」

陶谦表白说:「这是老夫推心置腹之言,决非虚情假意。」但刘备只是推辞,终不肯接受。糜竺见二人再三辞让,便说:「现在兵临城下,且当商议退敌之策。待事平之后,再议相让不迟。」

于是刘备写信给曹操,希望曹操以国家大义为重,撤走围困徐州之兵。恰好这时吕布攻破兖州,进占濮阳,威胁曹操后方。因而曹操便顺水推舟,卖个人情,接受刘备建议,退兵而去。刘备之所以推而不受,是因为他明白时机还没成熟,现在要了徐州,只会破坏自己的名声,刘备遇事仁义当先,因而比起曹操来就显得委缩一些,没有曹操那么形象凸出。

陶谦见曹军撤走,徐州转危为安,便差人请刘备、孔融、田楷等入城聚会,庆祝解围。饮宴既毕,陶谦再向刘备让徐州。刘备说:「我应孔融之约救援徐州,是为义而来。现在若无端据有徐州,天下将以为我是不义之人。」糜竺、孔融及关羽、张飞等皆纷纷劝刘备接替陶谦治理徐州。刘备苦苦推辞说:「诸位欲陷我于不义耶?」陶谦推让再三,见刘备终不肯受,便说:「如您必不肯接受,那就请暂驻军近邑小沛,以保徐州,何如?」众人也皆劝刘备留驻小沛,刘备方始同意。

不久,陶谦染病,日渐沉重,便派人以商议军务为名,把刘备从小沛请来徐州。陶谦躺在病榻上对刘备说:「今番请您前来,不为别事,只因老夫病已垂危,朝夕难保,万望您以汉家城池为重,接受徐州牌印,老夫死亦瞑目矣!」刘备说:「可让您的二位公子接班。」陶谦说:「其才皆不能胜任。老夫死后,还望您多加教诲,千万不能让他们掌握州中大权。」刘备还是辞让,陶谦便以手指心而死。举衣毕,徐州军民极力表示拥戴刘备执掌州权,关羽、张飞也再三相劝。至此,刘备才同意接受徐州大权,担任徐州牧。

欲擒故纵的关键是「纵」字,不要舍不得看似即将到手的东西,时候不对,出手太急往往会造成事与愿违的情况,只有耐心一些,深刻把握局势,巧妙地「纵」才会达到牢固的「擒」。学不会「纵」的人,「擒」也不会长久。 from:f81/dv6/dispbbs?boardID=52&ID=10164&page=21 [攻战计]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逼则反兵;走则减势(1)。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2)。需,有孚,光(3)。 (1)逼则反兵,走则减势:走,跑。逼迫敌入太紧,他可能因此拼死反扑,若让他逃跑则可减削他的气势。 (2)兵不血刃:血刃,血染刀刃。此句意为兵器上不 沾血。 (3)需,有孚,光:语出《易经?需卦》。需,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干下坎上)。需的下卦为乾为天,上卦为坎为水,是降雨在即之象。也象征著一种危险存在着(因为「坎」有险义),必得去突破它,但突破危险又要善于等待。「需」,等待。《易经?需》卦卦辞:「需,有享,光享」。孚,诚心。光,通广。句意为:要善于等待,要有诚心(包含耐性),就会有大吉大利。 古人按语说:所谓纵著,非放之也,随之,而稍松之耳。「穷寇勿追」,亦即此意,盖不追者,非不随也,不追之而已。武侯之七纵七擒,即纵而蹑之,故展转推进,至于不毛之地。武侯之七纵,其意在拓地,在借孟获以服诸蛮,非兵法也。故论战,则擒者不可复纵。 打仗,只有消灭敌人,夺取地盘,才是目的。如果逼得「穷寇」狗急跳墙,垂死挣扎,己方损兵失地,是不可取的。放他一马,不等于放虎归山,目的在于让敌人斗志逐渐懈怠,体力、物力逐渐消耗,最后己方寻找机会,全歼敌军,达到消灭敌人的目的。诸葛亮七擒七纵,决非感情用事,他的最终目的是在政治上利用孟获的影响, 稳住南方, 在地盘上,次次乘机扩大疆土。在军事谋略上,有「变」、「常」二字。释放敌人主帅,不属常例。通常情况下,抓住了敌人不可轻易放掉,以免后患。而诸葛亮审时度势,采用攻心之计,七擒七纵,主动权操在自己的手上,最后终于达到目的。这说明诸葛亮深谋远虑,随机应便,巧用兵法,是个难得的军事奇才。 欲擒故纵中的「擒」和「纵」,是一对矛盾。军事上,「擒」,是目的,「纵」,是方法。古人有「穷寇莫追」的说法。实际上,不是不追,而是看怎样去追。把敌人逼急了,它只得集中全力,拼命反扑。不如暂时放松一步,使敌人丧失警惕,斗志松懈,然后再伺机而动,歼灭敌人。 诸葛亮七擒孟获,就是军事史上一个「欲擒故纵」的绝妙战例。蜀汉建立之后,定下北伐大计。当时西南夷酋长孟获率十万大军侵犯蜀国。诸葛亮为了解决北伐的后顾之忧,决定亲自率兵先平孟获。蜀军主力到达泸水(今金沙江)附近,诱敌出战,事先在山谷中埋下伏兵,孟获被诱入伏击圈内,兵败被擒。 按说,擒拿敌军主帅的目的已经达到,敌军一时也不会有很强战斗力了,乘胜追击,自可大破敌军。但是诸葛亮考虑到孟获在西南夷中威望很高,影响很大,如果让他心悦诚服,主动请降,就能使南方真正稳定。不然的话,南方夷各个部落仍不会停止侵扰,后方难以安定。诸葛亮决定对孟获采取「攻心」战,断然释放孟获。孟获表示下次定能击败你,诸葛亮笑而不答。孟获回营,拖走所有船只,据守沪水南岸,阻止蜀军渡河。诸葛亮乘敌不备,从敌人不设防的下游偷渡过河,并袭击了孟获的粮仓。孟获暴怒,要严惩将士,激起将士的反抗,于是相约投降,趁孟获不备,将孟获绑赴蜀营。诸葛亮见孟获仍不服,再次释放。以后孟获又施了许多计策,都被诸葛亮识破,四次被擒,四次被释放。最后一次,诸葛亮火烧孟获的藤甲兵,第七次生擒孟获。终于感动了孟获,他真诚地感谢诸葛亮七次不杀之恩,誓不再反。从此,蜀国西南安定,诸葛亮才得以举兵北伐。 两晋末年,幽州都督王浚企图谋反篡位。晋朝名将石勒闻讯后,打算消灭王浚的部队。王浚势力强大,石勒恐一时难以取胜。他决定采用「欲擒故纵」之计,麻痹王浚,他派门客王子春带了大量珍珠宝物,敬献王浚。并写信向王浚表示拥戴他为天子。信中说,现在社稷衰败,中原无主,只有你威震天下,有资格称帝。王子春又在一旁添油加醋,说得王浚心里喜滋滋的,信以为真。正在这时,王浚有个部下名叫游统的,伺机谋叛王浚。游统想找石勒做靠山,石勒却杀了游统,将游统首级送给王浚。这一著,使王浚对石勒绝对放心了。 公元314年,石勒探听到幽州遭受水灾,老百姓没有粮食,王浚不顾百姓生死,苛捐杂税, 有增无减,民怨沸腾,军心浮动。石勒亲自率领部队攻打幽州。这年4月,石勒的部队到了幽州城,王浚还蒙在鼓里,以为石勒来拥戴他称帝,根本没有准备应战。等到他突然被石勒将士捉拿时,才如梦初醒。王浚中了石勒「欲擒故纵」之计,身首异处,美梦成了泡影。 FROM: erbin/my/showart?id=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