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就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什么城市
法律分析:
2021年4月27日,武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发布会,解读了《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纲要》提出2035年远景目标,要紧紧围绕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总体定位,加快打造成为全国经济中心、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努力建设现代化大武汉。为此,武汉市将按照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和安全要求,对照科技创新、区域协调、双循环发展、产业振兴、生态文明、交通支撑、高效能治理、和谐稳定等八大战略展开15项重点任务。
法律依据:
《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一是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畅通创新策源“最先一公里”和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以一个东湖科学城、七个湖北实验室、九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抓手,打造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产业创新高地、创新人才集聚高地、科技成果转化高地。
二是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推行“三大计划”(支柱产业壮大计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现代服务业升级计划),发展“五型”经济(服务经济、头部经济、枢纽经济、信创经济、流量经济),着力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965”现代产业体系(9大支柱产业集群:“光芯屏端网”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制造和服务、大健康和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和先进基础材料、智能建造、商贸物流、绿色环保、文化旅游、现代金融;6大新兴产业领域:网络安全、航空航天、空天信息、人工智能、数字创意、氢能;5大未来产业方向:电磁能、量子科技、超级计算、脑科学和类脑科学、深地深海深空)。
三是推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加快建设数字武汉。围绕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建设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构建良好数字生态。
四是强化“一主引领”龙头作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落实全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加快构建“主城做优、四副做强、城乡一体、融合发展”空间发展格局,加快培育武汉都市圈,打造武汉城市圈升级版。全面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强化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作用,带动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发挥促进中部崛起战略支点作用。
五是开拓市场空间,构建新发展格局重要枢纽。加快“三港两站”(三港:空港、水港、陆港;两站:汉阳站、天河站)和“五型”(港口型、陆港型、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打造消费升级集聚地、国际消费承接地、线上消费结算地、投资目的地。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建设国际交往中心。
六是坚持更大力度改革,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深入推进人、地、钱、技、数等要素市场化改革,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持续推进“五减五通”(五减:减事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跑动次数;五通:用户通、系统通、数据通、证照通、业务通)“一网通办”“全城通办”,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加快建设区域金融中心。
七是统筹推进新基建和传统基建,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推进“一城三圈三枢纽”(一城:交通强国建设示范城市;三圈:武汉城市圈1小时通勤、长江中游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的综合交通网;三枢纽:国际航空客货运双枢纽门户、铁路客货运双枢纽、港口型物流枢纽)建设,加快攻关、织网、搭台、应用等新型基础设施“四大行动”,实现交通网、能源网、设施网、信息网“四网密布”,构建既有“路桥轨”又有“网云数”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八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高起点规划城市,高标准建设城市,精细化管理城市,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九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打造乡村振兴武汉样板。以“四个三”为新引擎(三产融合:一二三产业;三业联动:精致农业、龙头企业、品牌农业;三乡工程: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三生***建:生产、生活、生态),以实施“新城拱卫、街镇繁荣、村社美丽”工程(新城指的是蔡甸、纸坊、金口、前川、盘龙城、邾城等;街镇包括微中心、特色小镇等)为城乡融合发展新抓手,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十是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持续推进“文化五城”建设(读书之城、博物馆之城、艺术之城、设计创意之城、大学之城),优化“一核、一轴、两带”布局。(一核:长江文明之心;一轴:长江文化轴;两带:长江北片“文化商贸融合带”、长江南片“文化科技融合带”)。
十一是坚持生态优先,努力建设世界滨水生态名城。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锚固“两轴两环、六楔多廊、北峰南泽”的生态框架,加快“城市三道”建设(城市风道、水道、绿道),实施“三大保卫战”(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十二是全面提升人口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提升人口素质,推进“两体系三工程”(高质量教育体系、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体系;基础教育优质扩容工程、健康武汉建设工程、养老服务重点工程),着力解决好“一老一少”突出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十三是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建设民生幸福城市。加快补齐民生短板,打造“五网五圈”(城市应急处置网、公***卫生防护网、基层社会治理网、矛盾风险化解防控网、城市精细管理网;15分钟生活圈、10分钟公***活动圈、12分钟文体圈、中心城区10分钟、新城区12分钟医疗急救圈、交通出行圈)的公***服务体系。
十四是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和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实施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八大工程”(健康幸福保障工程、创新驱动发展工程、基层治理创新工程、城市品质提升工程、先进文化点亮工程、平安武汉创建工程、依法治市示范工程、党的建设保证工程),全面提升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十五是统筹发展和安全,创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增强城市安全发展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