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户籍管理制度有多严格?真像《水浒传》里那样杀人后没有藏身之地吗?

最近一段时间,我一直坚持用《水浒》中的民间视角来解读古代的制度,因为《水浒》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已经深入人心,以大众了解的故事去讲解历史知识,我相信会有是一个更好的切入点。这样解读不但可以弥补官府正史中介绍不细致,也更容易让读者有兴趣去了解古代史。

以历史知识去解读历史故事,来点有料,有趣味的解读。

《水浒》中涉及到户籍管理的情节

(一)刘唐晚上住个破庙,就被雷横给抓了

在《水浒》中,赤发鬼刘唐前去找晁盖的时候在破庙里面住了一宿,结果被巡逻的都头雷横抓了,后来多亏晁盖使用计策,让刘唐假装他的外甥,并且给了雷横十两银子,雷横才放了刘唐。

刘唐气不过后来找雷横算账并且想要回那十两银子,雷横当时说的话就硬了:?若不看你阿舅面上,直结果了你这厮性命!?

问题就出在,刘唐至始至终也没有拿出能够证明自己身份的东西。

雷横是都头,也是宋朝时期的外勤警务人员,主要负责巡逻,当发现可以情况,可以进一步带回审查。

按照宋朝规定,地方官员每一季度应该例行检查一次,雷横抓捕刘唐这次就是例行巡逻过程中遇到的。

在《宋刑统?捕亡》规定了?非逃亡浮浪他所?罪,并非出于逃避赋役的原因而离开户籍所在地的人,法律对他们的行为也加以禁止。

刘唐敢于夜宿破庙说明最起码没有前科,只不过宋代官府不允许户籍内的老百姓到处行走,行走的话也要有各种各样的证件,比如鲁智深出家的时候就有度牒,也相当于一种新的身份。

(二)鲁智深杀完镇关西后,连个吃饭的地方都不敢去

鲁智深在打死镇关西后走上了逃跑生涯,结果离了渭州,东逃西奔,急急忙忙,行过了几处州府,正是 ?饥不择食,寒不择衣,慌不择路,贫不择妻。?

一连走了半个月,连个吃饭睡觉的地方都没有,就是因为在宋朝的户籍管理体系下,一个罪犯想要生存下来着实不易。

等到鲁智深走到代州雁门县的时候,通缉令已经到达这里,多亏金老汉相助,才让鲁智深有了落脚的地方,当天晚上金翠莲的丈夫以为金翠莲跟人通奸,结果不长时间官府就来打探。

可见,无缘无故多了一个来路不正的人,很难不引起注意,在古代邻里之间相互监督,相互举报的义务,鲁智深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能到五台山去出家了。

早在战国时期,商鞅在秦惠王登基后逃跑的时候想要住店,因为他没有凭证,客栈都不收留他。

(三)一人犯事,一家遭罪的户籍制度

武松之前在清河县犯了事,以为打死了人所以跑到柴进的庄子里,武松这一走不要紧,可把他的亲兄弟武大郎害惨了。

在阳谷县武大与武松相遇后,武大郎说:?当初你在清河县里,要便吃酒醉了,和人相打,时常吃官司,教我要便随衙听候,不曾有一个月净办,常教我受苦。?武松犯事的时候,武大和武松都未婚配,两个人应该不会分家。

所以当武松遇到官司跑了之后的这段时间,武大郎应该是受到官府的人身限制的,在古代有一人杀人,亲人服罪的律法。

宋江杀了阎婆惜逃走后,张文远禀告说:?宋江逃去,他父亲宋太公并兄弟宋清 现在宋家村居住,可以勾追到官,责限比捕,跟寻宋江到官理问。?

当官府差人去宋家庄的时候,宋太公说:?不孝之子宋江,自小忤逆,不肯本分生理,要去做吏,百般说他不从;因此,老汉数年前,本县官长处告了他忤逆,出了他籍,不在老汉户内人数?老汉也怕他做出事来,连累不便;因此,在前官手里告了。执凭文帖在此存照。?

宋代复杂的户籍管理制度

促成上述《水浒传》中的故事情节,说到底都是受宋代户籍管理制度的影响。

户籍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最具特色的社会制度之一,也是历代统治者管理老百姓的重要工具,通过户籍制度,官府可以更好的掌握辖区内的土地和人口情况,并且以此为基础,对老百姓进行管理。

户籍制度的产生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推行兼并战争,动员平民服兵役的策略,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基层行政和社会管理的制度。

户籍的发展在宋代时期可以说发展到了一个巅峰时期,在宋代之前,户籍制度是政府管控土地的工具,并且肩负征发赋税徭役的作用,然而宋代的户籍制度发展到将户籍与土地相分离,你有多少地纳你的税,我的户籍还是管理我的百姓。

在管理社会上,户籍制度体现在治理流民、防范流民,整治社会治安。

正因为宋代户籍制度并不是跟赋税制度相联系,因此宋代的编户规则很多,是历史上户口制度最复杂的朝代。

宋代将户籍分为五大类,并且每一类的户籍都有特定的作用:

为征发职役按户等而设的五等丁产簿;

征派力役和丁税而设的丁帐;

为征派二税而设的?二税版籍?:税租簿、税租帐;

为维护地方治安和抽练乡兵而设的保甲簿(后来演变成替代五等丁产簿的征收赋役的凭证),为登基各州主户波动情况的升降帐。

从五等丁产簿到升降帐,记载的内容各有偏重,编制的时间交错补充,是宋朝征税派役、管理地方的依据。

宋代的户籍管理制度管理多严格

中国古代从秦朝开始历朝历代建立的都是地主阶级统治秩序,为了维持这种统治秩序,必须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将人口限制在土地上。

只有严格的户籍制度,才能更好的管理土地和老百姓,为了保证自己的财源和兵源,历代统治者也很重视对户籍的建设,宋朝的户籍不仅种类繁多,牵扯的方方面面很多,而且也是相当严格的。

我们现在的户口基本是出生的时候去登基,等到去世后凭死亡证明去销户,而宋代的时候兵不是这样的,宋代的五等丁产簿、保甲簿都是三年一统计,而其他户籍基本是一年一统计,尤其是征派力役和丁税而设的丁帐,更是每一年都要统计一下每一户的男丁,由乡村奢长上门登记各家丁口情。

在《宋刑统?名例》中规定了犯流罪发配者必须编入户籍,你想想在这种制度下,连罪犯都要编入户籍,更何况平时的户籍管理了,村里少一个人,或者多一个人很容易就引起官府的注意。

宋代官府在户口登记的过程中,为了防止有人弄虚作假,防止官吏和基层人员勾结瞒报或者虚报户籍要求:?凡等第升降,盖视家产高下,须凭本县本县须凭户长、里正户长、里正须凭邻里,自上而下乃得其实。?

《州县提纲》卷二《户口?保伍》条例:

县道户口,保伍最为要急,倘不经意,设有缓急,惜然莫知。始至,须令诸乡各严保伍之籍二熟口一甲五家,必载其家老丁几人,名某,年若干成丁几人,名某,年若干幼丁几人,名某,年若千。凡一乡为一籍,其人数则总于籍尾。

为了避免脱户,出现宋代还制定了很多法律中规定:

诸脱户者,家长徒三年。无课役者减二等,女户又减三等。脱口及增减年状,以免课役者,一口徒一年,二口加一等,罪止徒三年?。?

不仅户主要受到惩罚,就连里正(类似于村长)都要受到惩罚:

诸里正不觉脱漏增减者,一口答四十,三口加一等,过杖一百,十口加一等,罪止徒三年。若知情者,各同家长法。?

对于脱漏户口的惩罚,不仅及于户内家长,若是里正没有及时察觉有?脱漏增减者?,也要根据具体情况酌情对里正进行处罚,州县官吏没有发现上述情况的,也要依此类推治罪:

诸州县不觉脱漏增减者,县内十口答三十,三十口加一等,过杖一百,五十口加一等。州随所管县多少,通计为罪。各罪止徒三年,知情者,各同里正法。?

宋代严格户籍制度带来的影响

宋代通过户籍制度中央政府可以直接掌控地方的人口和土地情况,极大的避免了唐朝末期以来的藩镇割据的情况,减少了地方对中央的威胁。

从另一方面来说,在严格的户籍管理体系下,能够极大的提高社会治安,保障社会秩序,为宋代社会、经济、文化的飞跃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

当然,宋代严格的户籍制度也遏制了人口的正常流动,你想想刘唐不过是在破庙睡了一晚上就被抓了,这就很多不合理了,可以说宋代这种户籍制度将人户限定在狭小的区域内,形成固定的村落,使封建社会的产品交换很难孕育出商品经济。

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宋朝政府实行如此严厉的户籍制度为的就是维护自己的封建统治,只要老百姓的人身被牢牢控制住,统治者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实行摊税派役,将土地占有和人身劳役连锁在一起。

实际上统治者是将户籍制度当做统治老百姓的工具,有宋一朝,三冗是积弊,冗官冗兵冗费使得宋代的官府的财政支出入不敷出。

官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赋役名目繁多,负担最苛重的朝代,老百姓不堪其重,宋代的赋税和徭役远远高于前朝时期。

而通过严格的户等、户种划分,然后形成不平等的社会等级,造成民众赋役负担不均。

根据资料记载,发生在宋朝时期大大小小的农民是历朝历代最多的,本篇文章一直在讲的《水浒传》中的梁山和方腊都是典型的农民起义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