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引经据典的那些事

01

法庭调查结束后,D庭长没有直接宣布进入法庭辩论,而是带领着双方当事人读起古诗来。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首三国时曹植的七步诗在法庭里一遍一遍响起,原告被告应庭长的要求每人轮流诵读十遍。

读到第七遍时,哥哥想起幼时艰难,背着弟弟相依为命的日子,泣不成声。弟弟眼前浮现出哥哥当年有一块馍也掰成两半塞给自己的情景,不禁惭愧低头。

本案的原告被告是亲生兄弟,因为一座宅基的继承把诉讼从一审进行到二审,寸土不让,寸金必争。

读完十遍,两兄弟在法庭上抱头痛哭,握手言和。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句诗千百年来广为流传民间,成为人们劝戒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教材。

D庭长巧妙地引用这首诗成功地化解了这件继承纠纷而起的矛盾,唤回了兄弟二人心底深藏的那份手足之情。

很多时候, 一个动情的故事远比一条理性的法律条文更具有说服力。

02

当然也有失败的例子。

同样一个亲兄弟争议财产的纠纷,法官如法炮制。调解时用七步诗教育二人,让他们当庭背诵。

兄弟二人小和尚念经一样分别背了十遍。背完后更觉自己是豆,对方是煎自己的豆萁,互相指责辱骂对方没有情义,边骂边又扭打在一起。

大家调侃:如果碰上这样立场和思维的当事人,你让他背一百遍诗也无济于事。

尽管尝试的结果是成功与失败参半,但 民事法官们在庭审和裁判中引经据典,已成为一种习惯性常规动作。

尤其是碰见夫妻分道扬镳,子女拒不赡养,兄弟反目成仇,邻里相争不让……这些涉及亲情,身份和相邻关系的争议时,民事法官们此时俨然成了典故专家。

03

一个同事在勘察相邻关系纠纷现场时,原告坚称路基在自己宅基地范围内,被告争辩这路基是历史形成的,并不是原告的。

双方各执一词,都拿不出有力证据,但纠纷已经存在十多年。

现场里的原被告各仗势一群家人朋友,帮腔打气,僵持不下,气氛剑拔弩张。

同事不紧不慢,不急不躁,在一群人中间,讲起了故事:

康熙年间,宰相张英的府第与吴宅为邻。吴家建房子时占据张家的空地,张家不服告到了县衙门。

张吴两家均是显贵望族,县官左右为难不能判决。张英家人见有理难争,就写信向张英告知此事,想让宰相给家中撑腰。

张英并不赞成家人为争夺地界而惊动官府的行为,于是便提笔在家书上批诗四句:“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家接到书信后,深感愧疚,便毫不迟疑地让出了三尺地基。吴家见状,被“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大度所感动,于是也效仿张家向后退让了三尺地基,便形成一条六尺宽的巷道,被乡里人称之为“六尺巷”。

听完故事,双方当事人都低头不语,似有所悟。

同事乘胜追击,抓住契机,分别调解,终于化解了这起靠证据无法判断的十几年路基之争。

有些客观事实,是没有证据所能证实的。有些争议,也不是法律的功能所能尽然涵盖的。但 也许法官通过引经据典,会创制另外一种纠纷解决的可能性。

04

不仅仅是庭审和调解中,民事法官们在判决中也纷纷尝试援引经典作为判词或者判后寄语。

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位广受认同和赞誉的北京同行引经据典的判决。

案件中老母亲患晚期癌症,子女却为房产闹上法庭。

两个儿子拿出字据,上面写着房子归他们所有;但由于字据没有公证,三个女儿不认可。于是,老母亲的证词成了关键。老母亲的证词最终倾向了儿子,法院判决房产归两个儿子所有。

判决书中,这位同行引用了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来说服子女:多考虑亲情,让老母亲生命最后一段走得平静,别让她死后闭不上眼睛。

读完判决,儿子说:法官说到我心坎里了,我们确实应该这样做,让母亲不伤心。

女儿一方看见判决书后哭了:我们很明白您写的内容,我们一定要照顾好老母亲,请法官放心。

一首耳熟能详的诗句,唤回了儿女们对母亲的爱。

法律是刚性的,道德是柔性的。那些温情的 法官们把少许带有公序良俗的伦理和道德规劝之词引入判决书,让人们从冷冰冰的法律文书中,读出了温情和厚爱。

05

不要认为引经据典是民事法官们标新立异的首创,古今中外还都有这先例。

古代法官制作判词为了说理透彻,运用耳熟能详的经典语录、历史典故作为劝说当事人和社会公众的理由。

清朝陆稼书在《兄弟争产案》的判决书中写 到:“ 判得黄仁、黄义,争执祖业遗产,久讼未决。夫鹏鸟呼雏,慈鸟反哺,仁也。蜂见花而聚众,鹿见草而呼 群,义也。鸣雁聚而成行,睢鸠挚而有别,礼也。蝼蚁闭塞而壅水,蜘蛛结网而罗食,智也。鸡非晨不鸣,燕非 时不至,信也。彼夫毛虫蠢物,尚有五常,人为万物之灵,岂无一得?古云:同田为富,分 贝为贫。应羞析荆之田氏,宜学分被之姜公。过勿惮改,思之自明,如再不俊,按律治罪不迨。”

判词批评黄仁、黄义两兄弟争讼财产不仁、不义行为,将二者的不义之举与动物的仁义行为进行对比。暗示黄仁、黄义争祖业的行为违背五常伦理。

不仅仅我国古代的法官,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一份承认同性婚姻的判决中,居然也引用了《礼记?昏义》中一段,用儒家思想论证婚姻制度的重要性。

借助所引用的名言警句,法官不仅实现了说服听众的目的,同时也借助人性化的方式拉近了听众与法官的距离感。

06

当然,也有矫枉过正,一不小心引经据典引出争议和事端的法官。

在一起离婚案件的判决书中,法官引用了辛弃疾的词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该判决由此被戏称为“诗意判决书”。

最近有个最具争议的判决,重庆的法官将《圣经·马太福音》中的表述写入离婚判决中,有人评其为“‘史上最跩判决书”。

这些引经据典所以引起争议,大都是没有把握好尺度,弃法律规定于不顾,而只注重道德判断。

譬如,离婚的法定理由是感情是否破裂,一首诗词弱化了对两人感情状况的审查。同样,圣经教义的引用也弱化了现行法律的色彩。

毕竟, 道德判断永远不可能取代法律判断。所以民事法官忙着引经据典时,永远不要忘记考察清楚:这种援引是否能对判决的阐述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

06

也许有些引经据典流于生涩,说理效果也差强人意。

但至少有一点需要说明,民事法官们引经据典,并非刻意矫情的卖弄,也非故弄玄虚地显示自己文采斐然。

透过一个个庭审和判决的尝试和实践,至少 我们看到了法官试图从情、理、法的各个维度审理和裁判的那份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