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网剧《沉默的真相》?对比原著《长夜难明》,如何看待其改动?

原著看了三遍,对整个情节非常了解。看电视剧的时候也很感动,最大的感受是还原度很高。每个角色的选择都非常贴合人物性格,而且剧中的大部分名场面都还在,江阳的年轻和耿直,朱伟的硬气和正气,李建国的圆滑……非常符合人物气质。

大的变动有这么几点:

1、被侵犯的女学生年龄

从六年级12岁改成了18岁,这一点也勉强可以理解,毕竟性侵女童这种剧情是不可能播的。但这一点改动其实引发了整个剧情很大的变动。

原著里葛丽是12岁被性侵,并且生下了小孩。这样最后找证据翻案就比较容易。只要找到葛丽,在找机会找到孩子父亲(小说是夏立平,剧里是曾祥东)的dna,做了三个人的亲子鉴定,再结合年龄,性侵幼女,确凿无疑。因为幼女是没有性同意能力的,所以不管同不同意,只要发生了关系就算强奸。

但是改成了18岁,就比较复杂了。因为已经成年并且过去了这么多年,你很难有证据,说明是你自愿的还是被强迫的。再加上葛丽有精神病,她的证言就更没有说服力,所以就引出了张晓倩这个角色的加入。

2、李建国等人的命运

在电视剧里,李建国之前由于错误被辞退,后来被判刑。而在小说里就没有这么简单了。

李建国非但没有被辞退,反而顺风顺水当上了局长。

小说里李建国、胡一浪贿赂的对象是副市长,而电视剧里可能是为了过审,改成了副市长的女婿。

小说里,案件真相大白以后,李建国和胡一浪、夏立平都死了。原来背后还有更大的老虎在弃车保帅。而电视剧里他们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小说里严良、老朱、陈明章都被判刑。原因同上。而电视剧里阎良至少还得了功。

这些改动确实让整部剧的力度削减了不少,但为了过审也可以理解。

这么改确实让整部剧的力量大为削减,但是勉强可以理解,毕竟为了过审。

另外电视剧里还加了一段,就是李建国等人,狗急跳墙,开枪抢证人。有的人觉得这一段太魔幻了,正常逻辑应该先一走了之,怎么会开枪招惹呢?

但其实我告诉大家,这一段儿也是影射真事的,跟小说的最后一句话有异曲同工之妙。多了就不说了。

3、朱伟的形象改造

在小说里抓黄毛那天朱伟一***开了两枪,第1枪是为了吓跑胡一浪的人,空枪示威。第2枪确实是抵着黄毛,黄毛吓尿了才吐露了真相。

电视剧里为了不让这个角色有污点,改成了黄毛诬陷朱伟。

4、严良的调整

在小说里阎良曾经是警察,现在由于犯了一些错,停职了。就跟关洪峰一样,这次是作为顾问来参加办案。

另外在小说里,阎良其实查到一半儿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但是他故意装作不知道推动剧情往前发展。

而在剧里这么演不合适,所以就只能让严良晚一点想明白了。但这样这个角色用处就不大了。

结果案件水落石出之后,反而因为是外部人员参与办案而受到了处分。这是来自于上面的压力。

再说一说新加的角色。

1、张晓倩角色的加入。

作为原著党看改编成电视剧的时候,很担心新角色的加入,影响剧情。但是张晓倩这个角色加的很好,让剧情增色不少。

首先从加入这个角色的出发点,我相信很大程度上也是从法律的角度考虑。由于葛丽孤证难立,加入另外一个证人,并且人证物证俱全,会让最后的判刑更靠谱。

而这个角色也带来了新的剧情,那就是每天在报纸上发一张照片拼图。

这也符合他们折腾抛尸案的宗旨:扩大影响造成轰动。

因为这会引起舆论狂潮,公众都想知道那张照片到底说明了什么,这个时候再想掩盖就已经覆水难收了。

2、明洋

明洋是阎良的同事,在执行任务中留下了后遗症。可以看出阎良很重视这个兄弟,多次来看望他。

加入这个角色是为了突出阎良的极恶如仇,以及他们和朱伟江阳是一类的人。

正如阎良跟朱伟所说:老朱,我挺佩服你,除了我兄弟明洋,我连说话的人都找不着。直到我接触这个案子,我发现你们更孤独。

整部电视剧还原度很高,整个故事脉络和原著没太大的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