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大风毁了美国一座大桥,是否属于豆腐渣工程?

1940年11月7日,一场大风突然袭击了美国的塔科马海峡大桥,人家是?雁过无声?,而这次的八级海风是?风过留麻花?,大桥被毁的让人不忍直视。

八级的大风放在其他地方算是大风,但在海边吹个每小时70公里左右的风,根本就是人间常态。既然建造的是一座海峡大桥,在最初设计的时候肯定是已经把这样的风速考虑进去的,不但要考虑进去,理论上还要留很大冗余空间的?大桥原本设计的抗风能力是能够达到190公里每小时,也就是16级的狂风,比起要了他命的8级大风不知要大了多少,那怎么还会塌呢?让我们跟着西瓜视频创作人?科学火箭叔?看看。

塔科马海峡大桥的设计师是在当时国际上享有盛誉的莱昂?莫伊塞夫,他参研过二十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几乎所有大型悬索桥的设计。所以,在设计塔科马海峡大桥的时候,他信心十足地认为自己可以把这座悬索桥建得比以往更细、更轻、还更长,换句话说就是可以花更少的钱建造一个完美的大桥。

作为世界第三大悬索桥,塔科马海峡大桥的建造过程可是一点也不简单,当初为了给他融资可是费尽周折,整整花了几十年的时间才凑够。听到知名设计师的保证,设计桥的事情除了落在他身上还能给谁呢?

为了不打脸,莫伊塞夫放弃使用传统的7.6六米桁架梁的加固,而是改成在桥面两边用2.4米的普通钢梁进行加固,失败于是就此注定。最先有预感的大概是桥梁的建筑工,即便只是挂着中锋,他们也能感受到大桥被带跑的节奏,但在名设计师的权威下,自然不会多做说明。

1940年7月1日,塔科马海峡大桥顺利建成通车了。

1940年11月7日,东拼西凑几十年才搞到钱建的塔科马海峡大桥顺利地被地球回收。

这尴尬的局面,不知道名设计师莱昂莫伊塞夫是如何应对的呢?有没有被整个桥梁设计界所嘲弄呢?让人不知笑还是惋惜。

并不是所有的权威都是权威不容置疑的,毕竟权威人士也是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失误是每个人都有可能出现的。除此之外,从设计师本身来看,实力是一种自信,但未经过实践的实力有时候可能只是一场自负。很多时候我们对于自己的认知是有点偏差的,所以不能固执己见,也要学会接纳别人的观点,好的则进一步优化,不好的进一步改正。时常反思自己才能得到一个优秀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