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39老小孩谈38从张三李四等的叫法说孔乙己zjkzxd

21-239老小孩谈38从张三李四等的叫法说孔乙己zjkzxd

? "张三李四",一个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成语。如果细究,倒也有些趣味。

一,总述

关于张三李四的说法由来,大致分为三个:

? 第一,是成语的原意。即为假设的名字,泛指某个人、某些人。不是具体的人的名字,如果有,也不是成语中的"人物“。

第二,是成语典故的传说。张三李四后面还有王五赵六。杭州先后曾为五代吴越国和南宋都城。城市繁荣、人员来自四面八方。后因战乱变迁,人口流动频繁,真正的杭州本地人,只有18家。这就是“张三李四王五赵六”,***计为四姓18家。

? 第三,姓氏人口数量排序。据传,根据人口数量和宗族的影响力,对姓进行了前十名排列,这就是刘一、陈二、张三、李四、王五、赵六、孙七、周八、吴九、郑十的。

二,张三

张三,虽排三,但却广为人知。!

①关于泛指某人或某群人。

"此地无银三百两"留言的张三,成了世人的笑柄。

“张老三,我问你,你的家乡在哪里?“这是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之河边对口曲》一句。

在小说和其它文艺作品里,张三也是屡屡出现:

小说《红楼梦》中的酒店伙计;

《水浒传》中的人称过街老鼠,原与青草蛇李四酸枣门泼皮头领;和人称小张三的张文远、郓城虎张三(宋江化名)不是同一个人;

金庸小说《侠客行》中;

小说《楚留香传奇》中;

电视剧《老爸快跑》中;

小品《张三其人》中;

动画片《神兵小将》系列中。

②"张三族”一说,更把张三具体地"群体化"了。如果张三原意含有泛指某个群体为"张三"的话,那么现在就是把“张三“们组成了一个集体。

③ 关于姓氏人口。

据网络资料,在宋朝时期,张姓大约有49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6.3%,为当时的第三大姓。

④张三最早的出现

? 唐代诗人庞蕴在《诗偈其五十八》中,就写道“世上蠢蠢者,相见只论钱。张三五百贯,李四有几千”。

? 宋朝普济大和尚编集的《五灯会元》中,有以下一则对话:僧问:“如何是佛?”师曰:“张三李四。”

宋·王安石《拟寒山拾得》诗:“张三裤口窄,李四帽檐长。”

⑤生活中实名为张三者,不在少数,从古至今有之。

著名的张良,字子房,别名,三师公、张良先生、张三先生。现今网上查张三,有不少。据网络资料,全国14亿人叫 张三 的有9578人。

三,李四

①现实中叫李四的,也是不少。

? 据网上说,全国14亿人叫 李四 的有 6777人。比叫张三的少了点。

关于李四的叫法,常常是与张三扯在一起。因为“张三李四"本是成语,分不开。但有时候,也是硬往一起扯。

比如"此地无银三百两",后半句的"隔壁王二不曾偷“,也有人喜欢将王二改为李四。

四,王五

①王五,是从"张三李四王五赵六"说的。虽说这里的解释可为"王家五户",但往往易理解为姓名是王五。

②王二。

"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王二不曾偷“,这里的"王二"显然是指人名代称。

③王二麻子。

上面说的王二,逐渐引申开来,就有了"王二麻子"一说。

④王七。

"王老七,你的家乡在何地?在东北,做生意,家乡八年无消息"。这是上面提到过的《黄河大合唱之河边对口曲》的一段。

在对口曲中,张三称为张老三,王七称为王老七。这里,显然是名字了。

⑤王姓的排序叫法,没有张三那么固定。

五,赵六

① 若是按照户数排,赵六就是数量多的含义,而非排行为六。

? 导演张艺谋的电影《三枪拍案惊奇》中的男主人公叫做赵六,还有几个人叫做"张三、李四、王五麻子“。很显然,名字泛指的。

②赵大

用"赵大"这个名字,倒是有些名气。古龙小说《边城浪子》中,有这么个人物。

武侠宗师黄易《寻秦记》中,也有赵大这么一个人物。

③赵大赵二

赵大赵二的含义最霸气的,那就是赵大是宋朝的皇帝了,赵二便是皇帝的弟弟。

当然,皇帝的名字,肯定不能叫赵大,即便就是赵大的名字,恐怕也不能这样称呼了。

④赵大。

其实,赵为大,排为赵大,都是能够理解和接受的。

就说百家姓,赵是第一姓。这样叫赵大,也是"名正言顺";且还有"钱二孙三李四”。李四的名字,也就又多了一个由头。

⑤赵一赵二。

一为大。赵一和赵大,在名字上是同一个意思。

现实生活中,赵姓起名,还真有赵一赵二这么叫的。

据网上说,全国叫 赵一 的有17057人。

六,X 二

①排行二,谁算"正宗"?

上述明确了,三四五位置不能动摇。一(大)的位置也似无争议,"赵"姓无疑。谜语"走遍天下第一家”,谜底乃为赵。赵为百姓家中第一个,宋皇帝当然称"大"。

②上面的"王二""赵二”,因为有了定位,这个"二”算不得数的。

至于"刘一陈二"之说,因为将赵排为“赵一"那么"陈二”便排不得了。

③真正的行二、最有名望的古人,那就是"孔老二"。因为是圣人,称孔老二、孔二,当是不尊。丘,字为"仲尼"。孔丘,排行老二,是毫无疑问的。

? 孔二的名字,谁还敢争吗?

鲁迅的小说《孔乙己》,把描红中的"孔乙己"三个字,给这个孔姓的"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一个绰号为"孔乙己“。

描红为25个字,"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千七十二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也"。为三字断句。

对孔乙己名字的考证,有许多的版本,有兴趣可以网上尽览。

不过,乙为二的这一点,谁也否认不了。"孔"字有的描红为"丘",更证实了“孔丘“。

无疑问,"孔乙”便是孔丘、孔仲(尼)。这里用笔画简单的"乙"替代了"仲"

那么下面的"己"字怎么解释?有的说,“己”字是指孔子生年,公元前552年己酉年,所以,将"孔乙“和"己"连在一起,为孔乙己。

这里出现一个问题,即孔子出生的年份是有争议的。有的说是公元前551年,干支为庚戌。

其实,是把这个“己”字复杂化了。按照描红二十五个字的全文含义,这个"己"就是自己、本人。孔乙己,就是说孔仲(乙)尼自己、孔仲(乙)尼本人。

有人把描红全文解释为:"上大人孔夫子,教化了三千弟子,其中有七十二圣贤,你们只有八九岁,要好好修身做人,知仁知礼,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这是有道理的。

七,人名泛指排序

综上所述,在“张三李四"之前,排上"赵一孔二“(赵大孔乙)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由此推断,“王五赵六”应该是说户数的,"张三李四"巧合排在一起。

? "赵六"在人名排序,显然失当,唯“赵一"(赵大)方准。

"王二""王五""王七”,二是不行了,有了孔二;七有些靠后;还是"王五"为好。

? 归为一句话:赵一,孔二,张三,李四,王五,之序。

(2021.7.1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