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合作
在立足国内,大力挖潜的同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提高我国地质科技与国际影响能力,加大境外资源潜力调查与投资环境、战略的研究力度,获取境外资源勘查开发可靠信息,搭建有效防范、规避境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投资风险的信息服务平台,参与全球资源配置,对于维护我国的资源安全、经济安全意义重大。
一、部署重点
1.全球矿业投资环境综合研究
对全球主要资源型国家的矿业投资政策、法律和法规进行系统分析,结合我国的对外关系、地缘政治要素、经贸合作关系等,综合分析各国矿业投资环境,提出适宜我国企业开展境外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的目标国。编制各国矿业投资环境指南。
2.全球重要成矿带成矿规律研究与对比
以富铁矿、铜、镍、铬、铀和钾盐等我国短缺矿产为目标,全面开展全球重点成矿区带对比研究与评价,并针对重要成矿带中重点地区开展资源潜力调查评价工作。
综合地质、矿产、构造等基础信息,辅助以遥感和低密度地球化学填图技术,选择如环太平洋、特提斯和乌拉尔—蒙古成矿带、非洲和南美克拉通等开展成矿作用和成矿规律研究。
3.我国周边国家重要跨境成矿带成矿规律对比研究
以大陆动力学及地质力学为理论指导,对我国周边地区开展深入的基础地质和地质环境研究,开展周边国家重要跨境成矿带成矿规律对比研究,编制1:100万系列地质图件,建设矿产地数据库,优选重要成矿带开展潜力资源调查评价。在东北亚地区蒙古—大兴安岭成矿带、蒙古—鄂霍茨克成矿带、布列因—佳木斯—兴凯成矿带、完达山—锡霍特—阿林成矿带、营口—长白山—惠山等重要跨境成矿带开展铜、铁、金、钼等成矿规律对比研究及资源潜力评价。在中亚地区阿尔泰成矿带、天山成矿带、兴都库什—西昆仑成矿带等跨境成矿带开展铜、铁、金、铅锌、铀等成矿规律对比研究及资源潜力评价。在东南亚地区三江—湄公河、越北—华南等跨境成矿带开展铜、金、钨锡、铁、铝土矿、钾盐等成矿规律对比研究及资源潜力评价。
4.非洲、拉美重要成矿带中重点地区矿产资源调查评价
开展拉美、非洲等重要资源分布地区资源潜力调查评价,优选风险勘查靶区。在非洲西部和东南部几内亚、利比里亚、安哥拉、埃塞俄比亚、厄里特里亚、刚果(金)、津巴布韦等国家重点成矿区带开展铜、铁、铝、铂族金属等资源潜力调查评价;在拉丁美洲巴西、秘鲁、阿根廷、圭亚那等国家开展铁、铝、铜、金等资源潜力调查评价。
5.境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项目评价与优选
开展资源丰富的发达国家(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等)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项目优选,同时,资源丰富国家开展矿业权项目信息收集、筛选与评价、调查工作,筛选有投资价值的矿业权项目,为企业提供服务。
6.全球矿产资源信息系统建设与服务
建立境外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投资环境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包括全球60个资源丰富国家的集基础地质矿产信息、基础设施信息、矿业开采信息、法律法规、投资环境等为一体的全球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投资环境信息服务系统。
二、部署建议
(一)全球巨型成矿带成矿地质条件对比研究及编图
1.工作现状
为了能够在全球矿产地质研究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我国有关部门历来重视全球性矿产地质工作,在以往国家科技攻关和地质大调查项目中均安排有相关的课题,其中中国与周边国家成矿带成矿规律对比研究获重要进展。尽管在境外矿产地质对比研究及编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西方国家的同类工作相比,尚存在有一定的差距。本项目的实施可以解决以往境外成矿带研究及编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而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2.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以现代区域成矿理论为指导,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编图方法,对乌拉尔—蒙古、特提斯、非洲、环太平洋和全球克拉通成矿带开展成矿地质条件对比研究及编图工作,并且对各成矿带关键部位存在的科学问题进行科技攻关,基本查明全球巨型成矿带的成矿环境、揭示重要矿产资源的形成规律、提出创新性成矿理论,带动我国成矿理论研究的“跨越式”发展,同时也为国内矿山企业“走出去”提供科学依据。
“十二五”期间:以跨越我国大陆的乌拉尔—蒙古和特提斯成矿带为工作重点,对成矿带范围内有关国家优势矿种的区域构造背景和分布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编制1:100到1:250万构造地质图、地质矿产图和成矿规律图及相关说明书。在此工作基础上,选择重要矿集区或典型矿床进行解剖性研究,查明成矿带的形成环境和成矿规律,为我国矿山企业“走出去”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启动对非洲成矿带(区)的地质对比研究及编图工作。对存在的科学问题进行科技攻关,确定成矿带的成矿环境和成矿作用类型,深化对成矿规律的认识,进而提出创新性成矿理论,为我国成矿理论研究的“跨越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十三五”期间:继续对非洲成矿带进行地质对比研究和编图工作,同时,启动对全球前寒武纪克拉通成矿带以及跨越我国大陆的环太平洋成矿带进行地质编图,对各个成矿带存在的问题进行科技攻关,查明成矿带的成矿背景,阐明各类重要矿床的形成分布规律,为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3.工作任务
总体工作任务:
(1)工作地区:主要包括环太平洋、乌拉尔—蒙古、特提斯、非洲和全球克拉通区;
(2)技术手段:采用野外地质调查、测试分析和编图相结合方法,对成矿带进行综合性对比研究;
(3)工作内容:编制系列图件(1:250万~1:00万),主要有构造地质图,地质矿产图和成矿规律图及相关说明书;对各成矿带(区)存在的科学问题进行科技攻关。
“十二五”期间:以跨越我国大陆的乌拉尔—蒙古和特提斯成矿带为工作重点,全面分析已有成果资料。对关键科学问题进行攻关,查明重要矿种区域构造背景和时空分布特征,并且与我国成矿带进行对比。同时,编制1:100到1:250万构造地质图,地质矿产图和成矿规律图及相关说明书,深化对成矿带区域成矿环境和成矿规律的了解,为国内矿山企业“走出去”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启动对非洲成矿带(区)的地质对比研究及编图工作。对非洲成矿带(区)已有成果资料,进行全面收集和整理,确定工作重点。对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进行攻关,查明该成矿带区域构造背景和时空分布特征,编制1:250万到1:100万构造地质图,地质矿产图和成矿规律图及相关说明书,查明优势矿种的形成环境、分布特点和成矿规律,为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调查提供科学依据。
“十三五”期间:在开展非洲成矿带(区)的地质对比研究及编图工作的同时,以全球前寒武纪克拉通成矿带和跨越我国大陆的环太平洋成矿带为工作重点,进行地质对比研究和编图工作,编制上述成矿带1:250万到1:100万构造地质图,地质矿产图和成矿规律图及相关说明书,深化对这2条成矿带总体布局的了解,同时,对存在的科学问题进行科技攻关,提出创新性区域成矿理论,为实现我国区域成矿理论的“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亚洲系列地质图件编制及相关重大地质问题研究
1.工作现状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地质构造最复杂、矿产资源特别是油气资源最丰富的一个大陆。但由于亚洲大部分为发展中国家,政治、经济、科学研究发展极不平衡,至今还没有一个国家或一个国际组织对亚洲的地质、矿产进行过系统、全面、深入的地质科学研究工作。在国家迅速发展,急需矿产资源—环境保障的时候,开展中国所在的亚洲地质、矿产的全面、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已成为当今摆在中国地质学家面前最迫切的任务之一。
即将完成的国际亚洲地质图,是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牵头的第一次由亚洲各国地质学家参与的对亚洲地质的系统总结,其所搭建的由国内外百余名科学家组成的科学平台,则为亚洲地质、矿产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工作目标
全面、系统、深入研究亚洲的地质构造和矿产分布规律,研究亚洲主要构造—成矿带的展布及其与中国主要构造—成矿带的连接关系,从更大的视角和更高的层次深入研究中国及亚洲地质构造和资源环境的地质背景,探求矿产资源和能源的潜力,为国家资源—环境保障工程提供地质科学支撑。
3.工作任务
亚洲地质构造和矿产分布规律研究及系列地质图件的编制是一项巨大的科学工程,它将以国际亚洲地质图的科学平台为基础,以关键地质问题和区域矿产对比研究为重点,专题研究与区域编图综合研究相结合,充分调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科技队伍和相关大专院校的合作力量,大力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多学科联合攻关,综合集成。
“十二五”期间:1:500万国际亚洲地质图和数据库、大地构造图、矿产资源图、油气资源及油气资源潜力预测图、变质岩图、岩浆岩图、1:1000万亚洲显生宙主要断代构造岩相古地理图维护与更新。特别是其中国际亚洲地质图数据库的维护和更新是亚洲一切研究工作的基础,其他编图工作将按计划分别展开。
“十三五”期间:在“十二五”工作的基础上,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亚洲地质构造与矿产分布规律,全面完成系列图件的编制。对亚洲大地构造和矿产分布规律进行系统总结。
(三)中国大陆周边重要成矿带成矿地质条件对比与资源潜力评价
1.工作现状
2003年地质调查设立了“中国大陆周边地区主要成矿带成矿规律对比及潜力评价”计划项目,以东北亚、中亚、东南亚为重点工作区,开展了大量的资料收集、整理、地质矿产综合图件编制、区域成矿规律对比研究、重要成矿带地质条件对比和资源潜力分析、地质矿产数据库建设等工作。通过几年来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与周边国家合作研究的基础上,深化了对跨境成矿带的认识,并圈定了部分找矿的战略靶区;同时,收集了大量我国周边国家的基础地质矿产资料,编制了跨境系列基础地质图件,建立了全球矿产信息系统数据库;另一方面,也与周边国家建立起了国际合作的途径,并培养了一批开展地学国际合作研究的人才。由于前期投入较少,以及合作研究条件的限制,对比研究和编图仍在部分周边国家展开,但研究的范围和深度还不够,尤其是重要成矿带资源潜力评价研究比较薄弱,为了更好地利用前期成果,深入开展中国与周边国家成矿地质条件对比研究及资源潜力评价,为国内企业“走出去”开展境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提供基础信息和战略靶区,有必要继续开展中国大陆周边重要成矿带成矿地质条件对比与资源潜力评价工作。
2.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以我国短缺固体矿产资源为目标,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收集中国大陆周边地区地质、矿产资料,系统了解周边国家和相关地区的矿产资源潜力和成矿地质条件,进一步开展中国周边跨境成矿带境内外成矿作用、成矿地质背景与成矿规律的对比研究,继续编制我国与周边接壤区域地质、矿产及成矿规律等系列图件;在前期已完成成矿规律研究和编图的跨境重要成矿区带,开展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圈定找矿战略靶区;补充完善和更新全球矿产资源信息系统有关周边国家地质、矿产和矿产勘查开发政策法规数据与资料。
“十二五”期间:继续开展中亚、东北亚和东南亚地区地质矿产和成矿地质条件研究,编制成矿规律等系列图(1:100万);以跨越我国东北部、西北部、西部和西南部国境的重要成矿带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进行跨境遥感、地球化学等对比分析研究,开展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圈定资源靶区;开展地质调查情报编译与科技成果集成工作;全面收集整理12个周边国家地质矿产及政策法规等信息资料,补充完善和更新全球矿产资源信息系统数据。
在前阶段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开展我国西部和南部近邻国家重要成矿区带地质成矿条件和成矿规律研究,系统收集这些国家的地质矿产、及有关矿产勘查与开发政策法规资料,充实全球矿产资源信息系统内容;通过合作研究,进一步深化近邻国重要成矿带境内外成矿作用、成矿地球化学条件、成矿地质背景与成矿规律的对比研究,编制重要成矿带成矿规律等系列图件,进行战略找矿靶区优选;分别开展亚洲北部和亚洲南部地质矿产和成矿规律等系列图编制。
“十三五”期间:继续补充完善全球地质矿产资源信息系统有关我国周边国家地质、矿产资料信息的收集和更新;完成中国周边跨境成矿带境内外成矿作用、成矿地球化学条件、成矿地质背景与成矿规律的对比研究,编制系列研究成果报告;完成编制重要成矿带成矿规律等系列图件及说明书;完成亚洲重要成矿带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提出我国短缺资源在周边国家可行性勘查与开发的战略靶区。
3.工作任务
中国大陆周边重要成矿带成矿地质条件对比和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将围绕以下任务开展工作:
(1)跨境重要成矿区带不同层次的地质矿产、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规律、构造环境对比研究,及系列图件编制。
(2)跨境遥感数据解译与异常信息提取和地球化学资料分析研究,开展深部成矿地质环境的分析与信息提取。
(3)基于GIS平台,系统开展跨境重要成矿区带地、物、化、遥的综合信息资源潜力评价,圈定找矿远景区或靶区。
(4)系统收集整理周边国家地质、矿产、及矿产勘查开发政策法规数据与资料,建立全球矿产资源信息库。
(5)全面总结中国大陆周边重要成矿带地质矿产、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规律对比研究和编图成果,以及资源潜力评价成果,编制系列研究成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