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避免走上犯罪的道路?

1、青少年应该认真学习法律、法规,特别是多学习刑法、刑诉法,培养自己维护法律尊严的思想感情和遵守法律的良好习惯,使自己养成良好的守法习惯。增强法制观念,使自己知法、懂法、守法,远离犯罪。

2、慎交朋友。俗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年轻人喜欢结交朋友,如果朋友中有品德不良、行为不轨者应该立即与其断绝来往。

3、不涉足不健康场所。一些舞厅、迪吧、录像厅、网吧等容易藏污纳垢公***娱乐场所给青少年身心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由于青少年文化素质低,涉世不深,自身素质不高,分辨是非、抵制诱惑的能力较差,很难抵制各种侵蚀,一旦受到一些宣扬暴力、色情等不良文化的影响,就争相仿效江湖义气和哥们义气等封建糟粕,拉帮结伙寻衅滋事,聚众斗殴,割据势力,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4、心理预防。青少年处在身体发育生长、不成熟向成熟转化的时期,身心发展尚未定型,认识能力有限,而情绪则比较强烈带有很大的冲动性,其行为常受感情或情绪的左右,经常产生“理智与感情之间的矛盾”。

在个人情绪激愤时的理解力和自制力都明显降低,往往做出人们意料不到的行为。所以同学们在遇到问题时要及时与老师、同学、家长沟通,***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不要一时冲动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扩展资料:

遵循青少年生理、心理发育规律,搞好家庭教育。

中学生正处于由少年长成青年的关键时期,遭遇“心理断乳期”和“性饥渴期”这两个重要阶段,他们最容易产生感情的困惑和心理上的挫折感。

这就需要父母理解其日益强烈的独立意识和独立人格的发展需求,科学地引导并热情地关怀其成长,给其讲授必要的生理卫生和心理卫生知识,用亲情和爱心去抚慰其失衡动荡的心态,使其获得心理安全感,克服心理上的挫折感。

尤其对残缺家庭的孩子和残废孩子,学校和社会更应关心其成长。在残缺尤其是离异家庭中,多种不利的因素往往会严重影响子女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在无休止的争吵及令人烦恼窒息的环境中生活的青少年,心理上会产生严重的挫折感,个性发育会扭曲和变态,从而导致性格孤僻、粗野、忧郁、倔强,而内心又蕴含着羞耻感和自卑感。

那些被思想道德水平低下的继父或继母虐待甚至蹂躏的子女,其悲伤和痛苦之状况可想而知。而残疾的孩子,则有更多的心理创伤和自卑感。

学校要通过正确的途径,对这些孩子予以关爱,教育、帮助他们提高认识,鼓励他们自强、自爱,必要时可通过法律的手段保护孩子健康成长。

教育这些特殊孩子,必须遵循扬长补短的原则,教育他们增强生活的信心和勇气,懂得自尊、自强、自立,重视对他们意志和毅力的磨炼。

同时,又要防止走向另一个极端——实行专制,或把孩子推向社会。对失足青少年,家长必须伸出挽救的双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到耐心、诚恳、仁至义尽,这样才能使他们遭受严重挫折的心灵得以转化、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