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诊断:理解人格结构》

《精神分析诊断:理解人格结构》

 《精神分析诊断:理解人格结构》为我们介绍了基本的人格结构理论,下面《精神分析诊断:理解人格结构》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欢迎大家浏览。

 

 精神分析诊断:理解人格结构(第二版)(万千心理)

 作者:麦克威廉斯(McWilliams, N.) 著

 出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5-4

 精装:16开

 ISBN:

 定价:

 编辑推荐

 《精神分析案例解析》、《精神分析治疗》和《精神分析诊断》这三本南希?麦克威廉斯博士的经典著作,是本领域公认的、每一个心理咨询与治疗学习和执业者必备的参考书。而本书初版在国内发行十年的畅销程度印证了乔治?阿特伍德(George Atwood)的预言:此书会成为该领域中最重要、使用最广泛的书籍。

 作者简介

 南希?麦克威廉斯(Nancy McWilliams),哲学博士,现在新泽西州立大学罗格斯应用与专业心理学研究生院教授精神分析理论与治疗。同时,在新泽西州弗莱明顿私人执业。曾任第39届美国心理学协会(APA)精神分析分会主席。她的三部著作《精神分析案例解析》、《精神分析治疗》和《精神分析诊断》,已被翻译为15种语言,并获得Gradiva奖和Goethe奖等多项图书奖,不仅在美国成为最畅销的精神分析教材,同时在加拿大、墨西哥、俄罗斯、瑞典、希腊、土耳其、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等多国畅销。《精神分析案例解析》中文简体版第一版于2004年出版后,获得了广大国内心理治疗学者的推崇,畅销十年,已成为精神分析学习的必备书。

 人格结构论

 本我

 弗洛伊德早期研究本我,当时的理论与案例基本上都以本我为着眼点。本我是个体生存与生活的动力,所以,我们平时学精神分析理论时,说它是心理动力学,就是这个意思。心理动力学理论强调心理动力的来源,即精神分析所说的本能。本能分为自我本能和性本能。打个比方,本我是汽车的发动机,而汽车的其他部分,包括方向盘、轮子等等,都是自我,而超我则是交通规则。

 本我是无意识的,它的运行方式也是无意识的,遵守无意识的?规则?,这些规则概括起来就是快乐原则,就是怎么快乐就怎么来着。通俗地说,就是趋乐避苦,这是心理的动力特征。

 自我

 弗洛伊德早期研究本我,到了后期则注重研究自我。他发现自我其实也很重要。按照弗洛伊德的创伤理论,一个人的心理障碍是由小时候的创伤引起的。可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有创伤,为什么有些人会在成人后出现心理障碍,大多数人则不会。因为他们的自我比较强大,有自我保护着,所以心理创伤也不会引起心理障碍。就是这个原因,弗洛伊德后来改为研究自我。

 自我遵循现实原则。它根据现实原则来限制本我的需要与冲动,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机制,叫做延时满足。本我要求即时满足,而自我则会要求本我延时满足。可以这么说,自我对人的行为的作用机制,其核心就是延时满足,因为就人的生活环境与社会适应而言,很多需要只有延时才能满足。即时满足是孩子式的需要满足方式,而成人则会延时满足,这是社会适应与现实妥协的行为方式。能做到延时满足的,往往提示自我比较成熟。延时满足顾及社会规范,而即时满足则是服从于本我的?意志?。既满足又延时,很考验自我的?能耐?,所以说延时满足提示自我成熟。经它协调,既满足本我需要,又符合社会规范,双方才不至于冲突。

 在需要满足的过程中,本我与自我的行事?逻辑?不一样。本我遵循非理性的?逻辑?,由?原始思维?支配,弗洛伊德称之为?初级过程?。所谓?初级?就是指未曾加工的,无逻辑可言的,概括地说,就是凭着无意识的?逻辑?行事?象征、转换、不可言说。

 自我的逻辑,就是人类思维活动的逻辑,就是用逻辑思维思考、分析、评估各种要素,然后以问题解决的思维方式去策划、组织、指导行为的展开。

 自我与逻辑思维发展到一定水平,也可以变成无意识,条件是习惯化。也就是说,逻辑思维与自我活动习惯化后可以成为无意识。譬如有些作家在创作过程中,还有一些科学家在创造发明过程中,他的逻辑思维常会处于无意识状态,过程中不会有意识的'觉知活动。头脑一开动,灵感即如泉涌,是个自动化过程,无需意识参与。

 电脑科技发展早期,很多人研究科学家的思维活动方式,希望弄清相关机制后,模仿而编制成电脑程序。可是,一研究却发现,科学家在科学创造发明过程中其实是没有逻辑思维参与的。也就是说,他是没有头脑用力去想,而是一些?想法?从头脑中自动蹦出来的。

 跟本我的初级过程不同,自我的这套思维方式,被弗洛伊德称为?次级过程?,就是说它是经过意识加工的。像很多的心理防御机制,也属于次级过程。本我的行事方式是即时满足,并且又是借助于象征与转换的?思维?方式,所以很少有心理防御机制出现,更多的是见诸行动。也就是说,它的一些?想法?和冲动,会直接通过行为表达出来。其实这也是精神分析评估心理状况的一个入口,或者说一种借助行为观察心理的方法。

 个体内心心理活动有几种表达方式,一种是躯体化。有些疑病症病人、心身障碍病人,就有躯体化表现。心理有障碍,却让身体难受,有心慌的,有头晕的,有胸闷的,也有尿急的。这些都是躯体化,心理有病表现为躯体病症。这些人的外部躯体表现就是由本我支配的,属于?本我型?个体。除了躯体化,另一种就是见诸行动,也叫行动化,就是一有什么想法,拦不住,会马上说出来,或者直接做出来。比如说,在听课时,一个人突然想起什么事,就不顾别人在讲什么跑了出去。场内的人会感到很奇怪:干吗要跑出去?还有一些人,一生气就拍桌子、甩门。从应对机制上说,行动化比躯体化要高级。第三种是情绪化,内心的状态、冲动会通过情绪直接表达,喜怒形于色,沉着脸、皱眉头、生闷气、发脾气,等等都是。比情绪化更高级的是言语化,就是通过言语表达内心的不爽、难受、生气,甚至愤怒。第五种是最高级的,叫意识化。它不像上述四种那样表达出来,而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去思考,明白了怎么回事,看清了怎么个道理。

 人格障碍病人行动化比较多,神经症病人则情绪化比较多,相对稍为高级。精神分析的目的是让人成长。成长过程就是从躯体化到行动化到情绪化到言语化,最后是意识化。精神分析过程,就是借助言语进行表达的,病人在自由联系过程中用言语表达内心的心理状况,说出来,释放掉,意识化,然后就成熟了,成长了。

 弗洛伊德说本我遵循快乐原则,快乐的会去接受,痛苦的则会回避。自我遵循现实原则,它超越了快乐与痛苦,可能忍受痛苦、克制享乐。这说明,跟本我相比,自我是反着来的。但自我在组织这些心理活动与心理内容时,又有两条行为准则:安全和快乐。符合内心需要的,能带来快乐的可进入自我,痛苦的则加以回避。这是一种防御功能。这一防御功能的存在会造成现实生活与心理活动的脱节。脱节后,心理活动可能更加不现实。

 现实原则本来是为个体在现实活动中的社会适应服务的,后来反而让个体变得不现实。而本我则永远是现实的:活在当下,跟环境密切相关。外面怎么变,他也马上变,不会延时。因为延时意味着不协调,有冲突。所以说,相比之下,本我更加现实,而自我则提供幻相,建立防御机制,自我满足,自我安慰。这样的论述似乎跟上面的说法相矛盾,所以少有人去研究。

 现在很多心理学理论强调当下、真我。其实,所谓当下、真我,都是向本我的回归,按本我的原则行为。这是因为自我发展出来之后,到了现在有点过头了。自我本来是帮助本我实现它的愿望的,但自我发展得太发达,自有一套内容与规则出来,反过来妨碍、约束了本我的愿望满足,已经走向反面,有违原先宗旨。所以,为了达成本我愿望的满足,有时需要去掉自我的约束。

 在客体关系理论中,会提到一个概念,叫?假自我?,也有称?假自体?的。就是说,个体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自我会?制造?出一些东西,专门用来应对环境。我们把这个部分称为假自我。说它假,是因为它不是本来那个纯真的自我,而是人为地制造出来的。假自我被制造出来后,本来是为了保护与满足本我的,可是制造得太?完美?,适应太好,结果却压抑了本我。正因为这个原因,假自我会导致个体心理障碍。罗杰斯把自我分成现实我、理想我。现实我相当于本我,理想我相当于自我。个体若想更好地适应社会,就要有个理想的自我状态。这个理想我本来是帮助个体适应社会的,但有时太过理想,反而脱离社会,此时,理想我与现实我脱节,甚至发生冲突。冲突时,个体会用理想我去压抑现实我。最后导致自我迷失,出现自我异化,甚至出现心理障碍。

 因此,现在有种趋势,主张适度回归本我。

 超我

 再一个是超我。弗洛伊德认为超我由两个部分构成:良心和自我理想。这两个部分的区别比较明显。良心是惩罚性的。小时候,做错了事,家长会惩罚,惩罚遵循的规则内化而成良心。良心形成以后,如果做错了事,做了有背良心的事,会内疚自责,甚至自我惩罚。自我理想则是奖赏性的。有了理想,就要去实现。如果理想实现了,就会开心快乐,得到自我奖赏。这两个部分演化出两种情感:罪感和耻感。行事有背良心,内疚而觉得自己有罪,就是罪感。行为未达到理想的结果,自我理想没有实现,会感到羞愧,就是耻感。弗洛伊德对罪感有许多研究,对耻感少有研究,主要是因为西方文化属于罪感文化,跟基督教的原罪说有关。西方人的罪感比较强。因为有罪感存在,许多事不会去做,否则会遭天遣,会自动遵守人际关系准则,凭良心做人。如果不是这样,会自我谴责。

 西方有许多抑郁症病人,他们罪感很强,说自己有罪,非常的苦闷不开心。耻感则不一样,很多情况下,耻感是通过别人的?监督?达成的。一个人如果做错了事,没有被人发现,不会觉得内疚,被人发现了,则会疚愧,觉得丢脸,有耻感。我们东方人耻感比较强,罪感比较弱,所以有很多事只要觉得不会被发现就有人去做。也是因为这样的心理原因,我们国家从古到今贪官污吏很多,腐败现象很难根治。为什么西方人自律性比较强,他们会用罪感约束自己的行为?有人认为这是因为西方人有信仰,心中有上帝。上帝无处不在,你偷偷地干了坏事他都会知道。有神在天上盯着,别人会不会发现已经不重要,想做坏事的心就没有了。中国人心中没有上帝,以为没有神盯着,还认为做坏事不会被人发现,所以坏人当道,坏事干绝。

 但是,也有人说中国人心中也有上帝,我们的口头语?天知道?,还有?人在做,天在看?,还有?抬头三尺有神明?,说的都是神,相当于上帝。因为有这样的说法,说明中国喜欢做坏事跟信仰无关,而跟法律有关。中国的法律不健全,而西方国家法律比较健全,法律的惩罚性让人畏惧,即使有心,也不敢做坏事了。还有,在西方,健全的法律运行良好,会内化成公民的情感与行为准则,此即罪感。而中国的法律不健全,很多人即使犯罪或有什么冲突,不是去接受法律惩罚,而是通过调解得以解脱,就是杀人越货,也可以绕过法律,通过其他途径,比如说用钱摆平,或者通过社会关系,化大为小,化小为了。这些都可以通过他律或道德等不太严密的?规范?予以调节。因为有这些放在台下运行,又比较随意的手段化解冲突,中国人的罪感就很难形成,耻感则很强烈。一个人罪感强,则会自律;耻感比较强,则靠他律。

 从道德发展的过程看,西方人比较高级,道德水平比较高,比较自律。而中国人重他律,需要别人监督。如果没有人监督,就会乱来,所以中国人的道德水平,也就是心理水平比较低。

 自我理想的位置不是很确定。良心肯定是超我,自我理想则介于自我与超我之间,因为自我本身就是社会适应的产物,个体在适应过程中,会想尽办法去装扮自己,去忽悠别人,胡弄做事,自我理想基本上就在那个水平。除了法律和社会调节之外,还有可能跟父母的教养、看管、约束有关。一般而说,父亲是惩罚性的。如果孩子不听话,母亲会说:告诉你爸去。爸爸回家,会揍孩子。父亲常常是规矩的化身,他明白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内心有个准绳,所以对孩子能形成约束。母亲则不同,她是宽容的象征,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起照顾、支持、奖赏性作用。孩子在妈妈面前没有规则,妈妈没有规则。很多情况下妈妈是看心情的,心情好,什么都可以做,心情不好,什么都不可以做。随性,没有什么规则可言。没有规则,自然不可能学会自律。要自律,意味着有相应的规则、相应的标准存在。

 西方社会父亲的作用比较大,而我们东方国家则正好相反,母亲的作用比较大。这跟宗教传统有关。西方基督教社会,是比较明显的父系社会,基督教文化比较早进入?父系社会?,而我们中国,一直处在?母系社会?的文化氛围中。这种情况其实也跟文化发展有关。中国的汉字是方块字,定型比较早,两千年下来,差不多就没有变化,一直是这个形,这样就束缚了社会文化的演变。中国文化明显定型比较早,社会生活一直带着?母系社会?的文化色彩,延续至今。而西方社会,它的文字是拼音的,随着时间过去,它的字型变化很大,读音更不用说。这样的文字和话语,过了一百年,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什么读音了。或者原先的文字过了一百年就没有了它的意义。

 ?母系社会?更多地关注人际关系,而?父系社会?却侧重于个人价值。所以,到了现代,西方国家个人主义盛行,而我们则是集体主义倍受提倡。

 眼下还有一种说法,中国人道德感差是因为贵族精神衰亡,流氓意识流行。贵族精神遵守的是父系社会的规则,而流氓意识则是母系社会的文化产物,它没有规则可言,见机行事,投机取巧,调和求功。中国的贵族精神盛行于夏商周奴隶社会,那时的父系文化很浓,尤其是春秋时期,打仗还讲究规则,而到了战国时期,没有了规则,乱来了。所以,应该说贵族精神衰亡是从战国时期开始的,到了秦代就全是乱套了。成王败寇,就是流氓意识的集中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