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要做一个有关“生长的建筑”的作业,谁能帮我提点建议

“建筑生态”方法论

任何一个建筑项目的建成都类似自然界植物的生长状态。建筑也有它的生长方式,我们姑且把它叫做“建筑生态”(Architectural Ecology)。比如植物,是否有适当的土壤、水分、充足的阳光等,周边有没有竞争的生命,包括它的上面有没有压迫的东西,这些都决定了植物的生长状态。我们做一个场地建筑设计,其实感觉就是在寻找比较深层次的必然性,并且把这种必然性发挥到极致。它的必然性和限制条件是什么?有市场的、政策的、资源的、功能的、审美的,这些限制条件大部分不可变,怎么从这些不可变条件推出这块场地上建筑形态的必然?这个过程就是发现建筑的生长生态。

那么是不是做了数理推论就一定能得出一个非常好的设计呢?我觉得这是产生好设计的基础,应该说是优秀设计的必要条件。建筑生态的方法论,形象点说,就是自然界的“能量最低原则”。其实自然界中动植物的生长都是非常巧妙的,动物筑巢总是选择不容易被水淹又最容易喝到水的地方,植物生长也总是选择便于分享阳光和养分,但周围的竞争对手最少的地方。

除了能量最低原则外,还有一个自然观。自然观就是从自然生态上思考,没有过多的浪费和剩余,除了满足良好的自身循环以外,对周边也没有伤害。我们认为,判断一个建筑产品,也应该从自然观的角度去把握建筑生长的规律。

方案前的判断需要决定:哪些资源是可以利用并可以产生价值的?何种手段可以并高效地实现?

方案前的判断

首先应根据市场态势、地块所处城市的位置、资源条件、地块规控条件等,做出方案前的判断,即确定地块该做什么和怎么做。

我们在广西南宁做过一个项目——地块面积***58亩,位于南宁东部新区,处在南宁市东西主轴东端。周围住宅较多,紧邻南博会的商贸城、使馆区。

首先我们对项目的定位作了一个基本判断。调查后发现,当地市场写字楼供应是过量的,因此我们建议以新区住宅作为发展方向。如果单纯做住宅,城市向这个区域内延续的一个带状商务空间就会断掉,要知道,城市的每种功能肌理成长也是有它的成长规律的。于是我们再次深化研究了商务需求的特点,发现南宁创业型10人左右的小公司较多,他们对100-250平方米的有弹性的办公空间的需求非常旺盛,但传统的写字楼是很难在空间划分上配合这种需求的,同时有相当大的公摊面积(见图1)。

由此,我们拟定设计110平方米左右的层高5.5米LOFT的空间形式,提供给这类商务市场。LOFT空间形式可以很好地满足创业型小公司的需求,同时可以满足它2-3年的成长需求。

以经济测算和市场判断为基础,我们修订了项目的功能组合。这种对功能的反思和最后的解决方案,无疑提升了项目的价值。

物业形态确立后,将我们的判断翻译成设计语言就建立了建筑产品的竖向模型(见图2):

对项目态势和资源的判断解决了项目发展的第一个问题,接下来需要推论建筑形态的可能性。

在这个方案前的空间形态推导过程中,我们运用了数理推论的方法,依据住宅的户均面积110平方米,通过计算地块可利用的实际尺寸导出建筑敷地面积,再利用停车车户比这个硬性指标导出住区总户数;接下来运用定性定量地分析比较,对住宅单元组合模式及建筑体量的数理研究,选择一梯三结合一梯四单元模式,放弃了对该地块使用不经济的板楼及塔楼的形式,明确了经济高效的“板塔式”建筑形态。

由此,运用数理推论建立起建筑体量基本平面研究模块,作为场地平面研究的基本单元,可以在空间探讨上有多种可能性,同时为方案设计提供充足的弹性空间(见图3)。

任何一个建设项目如果能够很好的在方案前的判断明确目标,其建筑空间形态的必然性便开始浮现。

空间可能性研究

我们基于平面和竖向研究模块,在场地空间形态上尝试了三种对比性方案,每个方案又衍生出变体方案,同时确立了定性的和定量的衡量因素,它们***同构成空间研究的评判标准:

与城市对话的空间关系;

商业价值的实现;

分期开发的可能性;

住宅景观品质和居住质量;

建筑形象的因素。

方案一:主体建筑沿街排布,围合成南向中心大庭园,建筑形象呈对称排布,同时商业铺面沿街道展开。这是比较常规的方案,解决了地块开发的基本问题。 这种布局的最大优点是获得了一个最大化的景观内庭。

方案二:少量建筑沿街排布,大量建筑沿南偏东15度基地内斜排布,形成有变化的四个内部庭院,与城市的界面关系丰富。这个方案讲求空间变化,并强调分割出来的四个庭院空间与城市空间的对话关系,可以很好地解决商务流线的需求。

方案三:建筑沿街排布,围合成几重内向庭院,西北角形成与城市相连的公***空间。这个方案综合了前两个方案的长处,解决了空间感受和空间关系问题,在西北角重点与城市对话形成城市广场,凸显了这个区域的商业价值,功能流线便于组织,并且使更多住户远离城市噪音,形成较优化的场地空间。

通过多方案的比较,我们又演变出十几种可能的空间形态。在这个阶段完成后,由于解决了项目开发的一些基本问题,已经可以感觉到未来的建筑具体形态是有相当多的可能性的。

方案前,我们通常选择一个“设计范围”外的“研究范围”。

判断的切入点

就像用卫星图片逐渐放大来看城市,北京的标志不再是天安门,巴黎的象征也不再是艾菲尔铁塔。这是一个愉快和令人惊喜的过程,项目的面貌则像是进化论中的一个环节,自然地浮现出来。

图4是我们在山东威海市中心CBD旁边做过的一个填海项目,项目的要求包含对这个地块的城市功能的推论。我们在开始城市设计前对威海城市及CBD 地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1、威海作为中国北方的旅游城市,存在相当长的旅游淡季,如何在淡季催生与海洋主题有关的旅游项目是我们关心的;

2、如何改变传统的岸式填海所产生的单一的城市空间,将单纯“看海”提升到更有活力的海岸生活;

3、威海CBD 区域面临重建,现状CBD 区域内的温泉资源与CBD之间的功能冲突如何处理;

4、填海区与城市肌理的关系如何;

这些问题的提出,本身就是对填海区修建计划与CBD区域重建富有建设性的思考,这时,方案设计过程就成了目标性很强的解决问题的过程。

我们在城市设计方案中,针对问题逐一做了解答:

1、将CBD区域的温泉资源引进填海主岛形成海景温泉酒店——将资源的价值进一步提升,并营造一个特色的海洋水族馆及附带一个观演舞台,目标使填海区成为威海市的一个“永不落幕”的旅游胜景,使这个地点成为城市新的话题;

2、将传统的岸式填海发展为岛式、半岛式及岸式结合的填海方案,创造了滨海城市富有旅游特色的运河系统,商业沿运河展开,同时可以作为CBD 区域城市功能的良好补充,合理梳理了城市功能空间;

3、温泉资源引进填海主岛后,CBD区域的城市界面更加清晰,土地开发效率得到提升;

4、考虑到填海区与城市的交通联系与肌理关系,CBD 区域内东西向的四条道路方向成为填海区空间组织的控制要素。

在问题的解答过程中,设计方案慢慢以一个完形呈现出来(见图5)。

建筑的生长和生长的建筑,根据周边条件、历史变迁、风土人情有其缘起的必然和规律的必然。如果能够把握住这个必然,那建筑的生态就会了然于心,建筑的形式呈现出何种姿态,已然无伤大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