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立法的两大争议点的讨论
关于电影立法的两大争议点的讨论
韩国电影工业近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高速发展,背后正是有《电影振兴法》作为支撑。在中国电影市场?大爆发?背景下出台的《电影产业促进法》,能否帮助国产电影抵御好莱坞汹涌来袭。下面请看我的详细分析。想了解更多相关资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培训网。
争议一:电影分级是否写入法律当中?
从2003年开始起草,到今年《草案》经国务院通过,这部电影行业的法律已经走了整整12年的立法征程,未来,这部法律还须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正式实施最快也要到2016年。
这样的?立法长跑?背后,有诸多现实的原因。是否进行电影分级,正是困扰电影立法的一大争议点。
曾参与立法的清华大学教授尹鸿对我表示,电影立法其实经历了几个阶段。最早广义上的电影法,涉及到审查、管理、市场准入等诸多内容,但将这些内容通通装入一部法律当中,时机可能还不是特别成熟,之后改为电影产业的促进法,更多强调怎么帮助电影产业的发展,所以对于有些内容可能就不太会涉及。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周星坦言:?审查制是由政府来主导,分级制是行业制定规则,相当于行政管理和行业自律的区别,对于行业发展而言,两者各有得失,后者对于创作自由度而言未必灵活性更大,因为分级自有其市场的限制性;但对于社会青少年保护而言,前者也不是最佳选择。对于创作者而言,想要有创作的自由,另一方面政府又要保护青少年等特殊观众群体。这样矛盾就可能发生了,各方的利益和矛盾就开始博弈。?
对于身处其中的立法者而言,必须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之间进行平衡。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对我表示:?目前的法律实际上是一个投资促进法,但在电影创作方面,是否用电影分级制取代审查制一直存在比较大的分歧,而在本次草案中,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电影分级制没有提及。?
争议二:如果一味保护国产电影,对WTO的承诺怎么兑现?另一个焦点,则是对国产电影要如何进行保护,这牵涉到两重问题:中国对WTO的承诺,以及国内电影产业的市场化进程。
清华大学教授尹鸿称:?当时的讨论中,大家都提了一些具体的意见,比如进口片在税收方面的意见,包括在土地使用上对电影的支持,国产片排片的比例要求等,尤其是对于国产片排片的比例方面,必须要考虑到跟WTO的相关规定不冲突。既要开放,又要保护。那么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怎么样合法,这个肯定是法律当中特别斟酌的地方。?
2012年,中美双方曾就解决WTO协议下的电影相关问题达成谅解备忘录,中国每年增加14部美国进口大片,以IMAX和3D为主,并将美国电影票房分账比例从13%提高到25%。尹鸿称,当时的备忘录签到了明年,2017年将面临新的谈判,在新的阶段里,政策只能是更开放,不可能更封闭。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周星更多站在?保护?这一边,在他看来,中国与好莱坞的跨地域的文化博弈中,必须有一个制度的保证。
?有很多人都认为我自己有创作自由,市场也有市场的自由,好莱坞的片子好我就看好莱坞的。这其实带有片面和偏狭性,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台湾,目前台湾的电影市场已经被好莱坞霸占了。
?当中国的电影还不够强大的时候,必要的保护还是必要的,这样才能在无形中扶持了很多创作电影的年轻人。
?因此政府对电影市场一定要有必要的保护,但是保护到什么程度,那就看电影法了,政府的保护不能超越电影法。除了韩国以外,法国对电影也有保护,好莱坞影片太强,不在必要的时间内有效保护国产电影,可能就完全丢弃市场而无法发展。如果本土电影足够强大到对抗好莱坞的`话,就尽最大可能按照市场规矩来做。?
作为电影发行方的代表,中影星美院线副总经理燕羽也曾参与此次立法。
燕羽称,政府的倡导与市场的选择之间,有时也会存在一定的冲突。在一些重大档期,主管部门有时会积极倡导影院放映一些国产影片,并且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但当政府的倡导与市场效益或者与大家的期望有所背离时,人们就认为政府干预了市场,市场就应该自由选择。
?其实一方面享受优惠,一方面又希望把自由还给市场,这个可能不太现实。?燕羽说:?但在整个电影产业已经市场化的背景之下,政府能做的可能还是给予政策性补贴、鼓励和优惠,但如果把对市场的支持寄希望于法律,我觉得比较难。可能更多的要寄希望于电影人的自觉与市场更多对具有本土文化特色影片观众的兴趣培养与有效引导上,这是一个相对需要时间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