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道”何为“德”?“道德”的含义是什么?
何为“道”何为“德”?道德的含义是什么?这个问题,老子《道德经》中说得非常清楚。为此需要正解,那就将问题“道”与“德”分开来论述,“道德”的含义就一目了然。 首先来论述何为“道”。
老子的“道”其实是人生处世哲理,但是还讲到宇宙间的根本问题。为此这个“道”既是人生之道,又是天地之道。就是明天道以推人事,明人道以应天地。
老子《道德经》中的“道”的内涵,用一个字解释就是“无”。也就是无为才自化,清静才自正,具体说就是无为自然,无欲不争,无形自化,无动清静,无强柔弱。“道”并不是指人,也不是指一件东西,而是世界的本真,自然规律。
再来论述何为“德”。
何为“德”就是德性,品德,就是一个人的天性,禀性,就是正直的本心,本性。老子《道德经》中把“德”分为“上德”与“下德”。“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不是有意地表现出德性,也无心去表现出来。是自然而然的。“上德”之人越无意识,不刻意表现德,追求德,反而越有德。
“下德”却有意地表现出来德性,一旦有意就是有目的,是勉强的,炒作的,这种表现还容易产生虚伪,作假行为。“下德”之人越有意识,刻意去表现德,追求德,反而越没有德。
综上所述的“上德”与“下德”,就是“上德无为而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意思是上德的人是不妄为,而且无以为。“无以”就是无意,没有主观地去作为,是无意地去作为。下德是“为之而有以为”意思是有所作为,而且是有意去作为,带有主观意念。这就是“上德”与“下德”有着本质上的根本区别。 最后来论述“道德”的含义。
从以上论述的何为“道”何为“德”的理解,由此“道德”的含义就迎刃而解了。“德”就是遵循正道而行,“德”与“道”关糸就是,“德”是“道”的俱体体现,“道”是“德”的实际内涵。“道”是无形的,不可见的,“德”是有形的,外显的。隐含在内的就是“道”,显现出来的就是“德”。为此,“道”为体,“德”为用,两者合为一体,不可分割而形成“道德”,这也就是“道德”的真正含义。
总之,在现实 社会 中,我们讲道德观念,就是一种理念。是一种很自觉的行为表现出来,是仁和义内在的一种自律。法律是强制性的,而礼是伦理道德,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就是有道德。懂道德,行道德人士的表现,应值得全 社会 提倡,尊重!称赞!
两千多年前,先秦思想家老子写出了五千余言的《道德经》流传后世。这一本中华文明的智慧圣典分为《道经》与《德经》两部分,原本《德经》在前,《道经》在后,后来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故而合称为《道德经》。
那么“道”与“德”分别是什么意思呢?首先要从这两个字的原意说起:
道是什么?道就是道路,我们今天依然这么说。不过《道德经》中说的“道”,可不是我们日常所走的道路,而是万事万物所必走的道路。这个道路是什么?就是事物的规律,而且不是每个事物的特殊规律,而是所有事物的最普遍的规律!
任何事物都要遵循“道”这一规律,所以道是万物的根本,万物都是从道中创生的。那么“道”这一规律具体是什么呢?老子说,道的作用广大无边,能够生成万物,万物生成后就离开了道,走得越来越远,但是物极必反,最终万物都会回到道:“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所以,道的运动规律就是返回起点:“ 反者道之动。 ”万物从道产生,离开道,返回道这一过程本身就是道的运动规律,换言之,道就是一个循环不断的圆圈,就像太极图一样。
对于万物而言,道无处不在,它不是外在的主宰,而是内在的规律。所以万物遵循道的规律而运动,其实是一件自然而然之事。这也就是老子所说的:“ 道法自然。 ”道的规律就是自然而然。
那么什么是德呢?“德”字其实就是“得”字,德就是人从道中得到的东西。正如《管子》中所说的:“德者,道之舍,物得以生生,知得以职道之精。故 德者,得也 。得也者,其谓所得以然也。”道是万物的普遍规律,而德是专属于人的特殊规律。如果人对于道有所体悟,能够遵守道的规律去做事,那他就是有德之人。
那么德具体有哪些内容呢?《道德经》中说了很多,比如:
“无为”。无为不是毫无作为,而是不强作妄为,要顺应万物的内在规律去做事,要自然而然的去做事,因为道的规律就是自然而然。
“归根复命”。道的规律就是返回自身,是一个不循环的圆圈。所以有德之人也要复归其根,而人的根就是婴儿,所以人要返回婴儿状态,像婴儿一样柔弱,像婴儿一样纯真。
道是由道德经沿续而来的称谓。道即是天道,是不依人的意志而转移的固有的宇宙规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然规律或自然法则。
随着时代的发展,道所承载的内含不断演变,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现在由道而来又有了道义。那么现在的道不仅仅是老子所讲的道,还包括有 社会 制度及法律体系。 社会 制度及法律体系虽然并非自然界固有的,但是对于自然人来讲, 社会 制度,法律体系就是你的自然界,是不可逾越,必须照办的规律。这就是现在的道。
德,是指个人的修养,人品。包括对道的尊循,渊博的学识,高尚的情操以及能在众人中起率先垂范的作用。德高才能众望。一个人的人品好坏,集中体现在德行上。所以德是做人的第一要素。德好,人就好,德不行,人必差。
所以说道德就是走正道,行大道。尊纪守法,严以律己,发奋努力,为 社会 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这就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高尚的人。
道德,本质上是一种精神体验,它只接受信仰的驱动,只配合心灵的测试。简单的说,道德就是能够遏制自身本能的冲动,勇于去干涉他人的冲动。
道德的运行,遵循的是自身体内法则。心,既是道德的策源地和栖息地,也是它最大的见证者和受益者。有力的道德就是通过奋斗取得物质上的成功,这种道德既适用于国家,也适用于个人。
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因为,支撑道德的唯有高尚的人格,但世俗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少有,所以,多只是在滑头的道德水平上做着伪君子。
道德可分为两种,其一是宣扬却不施行的道德,其二是施行却极少宣扬的道德。现实 社会 中,由于对道德行为的逆向鼓励,使得时下整个 社会 的道德水平低下,让所有的不道德,大都得以在道德的名义下进行。
痛定思痛,愿国人都能促成对道德之题的思考并付诸实行,别再愧对华夏千年文明。
什么是道?什么是德?
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在当时道与德是两个概念,并无道德一词。
《道德经》开篇便说:“道可道,非常道”。又说:“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道德经》这本书并不是告诉我们“道”是什么,而是诠释“道”在体现在万事万物之中。正因为万事万物都因遵循“道”,所以统治者以此治国安邦,兵家以此行军布阵。“道”以各种形式存在在宇宙之间,包括宇宙本身也是按照“道”来运行的。(《淮南子》所说: 天地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道在其中,而莫知其所。)
老子创造的“道”是先与一切,高于一切的。《道德经》说: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又说:道生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家认为“道”存在与宇宙混沌未开之前,天地都要按照道来运行。也许谈到宇宙太大,我们很难确切地去感受,不如从生活中寻找例子。好比说 汽车 和飞机,在 汽车 没有发明之前,发明 汽车 的“道”已经存在了,在飞机没有发明之前,生产飞机的“道”就已经存在了。我们不能看到道,但是我们随处可见道在万事万物上的体现。
《道德经》第21章里说:“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其中有象;恍兮惚其中有物”。
德就是道在人身上的体现,这种体现如道本身一样,都是恍恍惚惚,若隐若现的。
讲一个故事,根据丰子恺老先生的记载。
弘一法师李叔同,经常和弟子们一起静坐,学生们围着老师坐在一起,一句话也不说,就这么安静地坐一天,这就是德行的体现。
我们有时候接触一个人,总觉得这个人很舒服,但是你却说不上来,这大概也是德的表现了。
《道德经》第38章里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可作真正的德行。真正有德行的人,不表现德行,没有德行的人总是刻意表现。用现在的话讲,就是越缺少,越炫耀。
“道德”二字连用始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
《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钱穆先生的注解:“本者,仁也。道者,即人道,其本在心。”
可见,“道德”是人关于世界的看法,应属于世界观的范畴。
其实“道”和“德”是两个概念。“道生之”是说万物生于“道”,这个“道”就是规律、真理。“德畜之”是说万物因德而存在、延续,所以合乎“道”者谓之“德”。“道尊德贵”,“道”本来存在于天地万物之间,“德”则存于人的内心。懂得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可以谓之“得道”,“得道”者谓之有德。反之,如果不懂得天地万物运行规律,就不能称为“得道”,不得道者,言行举止又何以得法?“道”存在于世,“德”存在于心。“道”是天理,“德”是人对天理的认识。
《易经·系辞传》第五章:“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可见自然界万事万物本身具有两面性、对立性,这是普遍规律,这就是所谓的“道”。好与坏,黑与白,善与恶都是相对而言,不可能存在绝对的好和绝对的坏,这是《易经》所折射的智慧火花。这些世间存在的普遍道理,各人的理解又不一样,即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时候运用了这一规律却不知道其中的道理,所以《易经·系辞传》里说“君子之道鲜矣”,意思是明白这一普遍道理的人太少了。
上个世纪著名的哲学家罗素曾对《道德经》做出了这样一句评价:人具有两种意志,创造的意志和占有的意志,老子便是要人发挥创造的动力而收敛占有的冲动。
道家所说得《道德经》,便是教学认识天道的玄妙与莫测,进而让我们学着遵从天道,尊重自然。眼界放得越大,心底就变得越平静。孙思邈所谓:志愈大而心愈小。
当今世人所说的“道德”,仅仅局限于“人伦”而并非“天理”,与真正的、原始意义上道德相去甚远。可以这么说:口口声声呼吁“道德”的人,其实并不知何谓“道”,何谓“德”,充其量就是自我观点的推演而已。
何为道,何为德?估计很多人都往道德经上扯。但弄明白的不多,顶多是道可道非常道等等。使人如坠雾中。咱们如果从俗语中来理解呢?俗话说猪往前拱,鸡往后刨各有各的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等等,道,可以理解为办法,或方法,行为等。德,我们小时都调皮过,都被人骂过太缺德,那德的意义是什么,个人顷向于良心,不知你定义是啥?一个国家如果它治理的方法违背了众人的意愿,是没有良心的施政,是不道德的,一个人的行为对别人造成伤害也是不道德的。至少个人对道,德是这样理解。不知你是怎样理解的?能说一说吗?
理顺人与自然的关系,称之为“道”。理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称之为“德”。理顺关系,称之为“道德”。
凡运动必然产生结果,称之为“道”。凡结果必然由运动产生,称之为“德”。运动与结果的关系,称之为“道德”。
何为“道",“何为德",“道德"的含义
“道德"是 社会 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合乎道德的。
例句:他满口的仁义道德却专干坏事
。近义:品德,德行,德性。
道德是一种良好的选择习惯。
实践的理性和思辨的理性不同,前者较为粗略,后者较为精密。
思辨只有对错之分,没有中间状态,而实践的精髓正在于选择,并且中间状态就是最好的选择。
例如,在对待恐惧时,有三种选择,鲁莽,勇敢和怯懦。
勇敢这种选择就被认为是合乎道德的,所以说道德是一种良好的选择。但是,一次良好选择也不能成就道德。所以还要多加一个限定,即养成习惯。
以上所述,道德是一种良好的选择习惯。
道者,路也(规律的意思)。德者,品格也。道德者,自然规则、 社会 规则、思维规则之和也。
何为“道”何为“德”?“道德”的含义是什么?道德,指衡量行为正当与否的观念标准。一个 社会 一般有 社会 公认的道德规范。只涉及个人、个人之间、家庭等的私人关系的道德,称私德;涉及 社会 公***部分的道德,称为 社会 公德。
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在当时道与德是两个概念,并无道德一词。“道德”二字连用始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在西方古代文中,道德一词来源于拉丁语的“moralis”,具有“风尚”、“习俗”、“性格”、“品质”等意思,和中国古代相仿,引申后也有规范、准则等意义。
在中国古代文献里,道德的含义比较广泛。先秦文献中,“道”和“德”多是作为两个概念分开使用的。“道”的最初含义是指道路,后来引申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或规则以及人们应当遵循的行为原则和规范,它主要指一种外在要求,具有某种客观 性。“德”的含义偏重于主观方面,一般指主体对“道”的获得和把握。东汉时的刘熙曾将德解释为:“德者,得也,得事宜也”,意思是说,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合适,使自己和他人都有所得就是“德”。许慎将德的含义规定为“外得于人,内得于己”,并进一步解释道:“以善念存诸心中,使身心互得其益,此内得于己之说也;以善德施之他人,使众人各得其益,此外得于人。”“道”、“德”二字联用,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管子》、《庄子》和《荀子》等书。管子曾说:“君之在国都也,若心之在身体也,道德定于上,则百姓化于下矣。”(《管子·君臣下》)。荀子也说:“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荀子·劝学》)。后来,“道德”一词被广泛使用,并逐渐具有了丰富的含义,不仅指调整人们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有时也指道德观念、道德行为、道德品质、道德修养、善恶评价和风俗习惯等。
中国传统道德基本概念
四维:礼、仪、廉、耻
四维的说法,最早载于《管子》。《管子》牧民篇:“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故不逾节,则上位安。不自进,则民无巧诈。不蔽恶,则行自全。不从枉,则邪事不生。”
五常:仁、义、礼、智、信
汉章帝建初四年以后,“仁义礼智信”被确定为整体德目“五常”。五常不仅是五种基础性的“母德”、“基德”,而且形成并高度概括了中华传统道德的核心价值理念和基本精神[2]。仁和义是儒家文化中两大根本性的道德元素,可谓总体价值观中的核心价值观。离开了仁、义,忠、孝、礼、乐等等都失去了意义。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荀子:“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白虎通》:“君臣以义合,不可则去”,《周易》:“不事王侯,高尚其事。”仁、义相比其他价值观要素具有超然性。例如,孔子在《论语·子路》中说:“言必信,行必果。”孟子则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所在”。仁、义的重要性,以孔孟之言为证,孔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孔子:仁者,义之本也;义者,仁之节也。“仁者,人也;道者,义也”。 孟子:“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子言:“仁有数,义有长短小大。”朱熹:“仁者,心之德,爱之理。义者,心之制,事之宜也。”《韩诗外传》:“爱由情出,谓之仁,节爱理宜,谓之义。”韩愈《原道》:“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
四字:忠、孝、节、义
忠、孝在中国 社会 是基础性的道德价值观。《孝经》中,子曰:“夫孝者,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本也”,“夫孝,德之本也”,“孝慈,则忠”。曾子:“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忠、孝兴于夏,“夏道尚忠,复尚孝”。
三达德:智、仁、勇
三达德出自《中庸》。《中庸》:“知(智)、仁、勇三者,是天下之达德,所以行之者一也。”纵欲、禁欲和天理欲求到了宋代,朱熹针对当时的人欲氾滥和奢华风气,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又说:“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认为追求山珍海味、三妻四妾是违背天理的人欲,而通常饮食、一夫一妻则是天理。在先儒中也有类似思想,子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孟子》载告子言:“食、色,性也”,《礼记·曲礼》:“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饮食男女的欲求,天经地义,满足符合天理的欲求而又不纵欲。
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到了现代,孙中山提出中国固有的八种道德,他在《三民主义之民族主义》中说:“讲到中国固有的道德,中国人至今不能忘记的,首是忠孝,次是仁爱,其次是信义,其次是和平。这些旧道德,中国人至今还是常讲的。但是,现在受外来民族的压迫,侵入了新文化,那些新文化的势力此刻横行中国。一般醉心新文化的人,便排斥旧道德,以为有了新文化,便可以不要旧道德。不知道我们固有的东西,如果是好的,当然是要保存,不好的才可以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