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茵河的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法
德国是莱茵河的主要径流国,莱茵河在德国境内通航里程719公里(其中包括德国——法国边境185公里,德国——瑞士边境17公里)。德国莱茵河治理与开发方略为兴利除弊、航运为先、因段制宜、多方兼顾,河流整治与流域经济开发、港口城市建设与产业布局紧密结合、融为一体。整治开发中从宏观规划到具体项目实施,处处体现着日耳曼民族的严谨、极致,寓高雅于质朴,寄精微于粗放的传承。
1871年俾斯麦统一德国后,为加强全国经济联系,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展开了浩繁的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建设。在内河航道网建设方面,从1895年基尔运河通航,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1938年终运河竣工,前后历时40余年,天然河流基本实现渠化,基尔、吕卑克和中德三大人工运河沟通了易北河、威悉河和埃姆斯河,哈弗尔运河连接了中德运河与柏林水网,脉络遍布全德国的内河航运网已经初具规模,把各大工业区域与出海门户汉堡港连接了起来。
二次大战使德国内河航道网遭到严重破坏,1,270座桥梁被炸毁968座,3,750艘商船被击沉河底,航道阻塞,近乎瘫痪。更严重的是,国家分裂大大削弱了原先以东西向为主轴的内河航道网功能,出海门户汉堡港离边境线仅30多公里,几乎全部丢失了位于东德境内的易北河流域的传统经济腹地。经过战后初期条件极其艰苦的恢复重建(如科隆莱茵河大桥修复时,工人因饥饿坠水伤亡的事故时有发生),开始步入内河航道网的集约化建设阶段。
东西德统一后这种情况则有了进一步的改观。
集约化建设有三大目标:一是实现内河航道网从原东西向主轴到以莱茵河谷走廊为主轴的南北向易位;二是实现航道网与另一条欧洲大河多瑙河的通航,为汉堡港开拓新腹地;三是改善航道状况,提高过船能力。
重点工程项目有:提高莱茵河干支全水系渠化水平,易北河支运河(南北运河)工程,美茵河——多瑙河工程等。德国地势由南向北倾斜,南北运河起终点50米落差,通过成为“欧洲之最”的升船机和船闸得以解决。经过治理建设,统一和提高了全国航道标准,使内河航道网的4大片——易北河片、中德运河片、西德运河片和莱茵河片之间的互连互通更加便捷,如莱茵河上最狭窄的航道从112米拓宽为120米、水深达2.10米,达到欧***体IV标准的航道有480公里,可通行3,000吨级以上内河船舶。最重要的是改善了汉堡港与莱茵河最大的工业区鲁尔区的水陆联系。德国所有航道都装备雷达导航系统,保证夜航和雾航安全。
1990年两德重归统一,联邦政府把东部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中之重,交通(铁路、内河和高速公路)和通信是重中之重。经过10多年的投资建设,东部基础设施的现代化程度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西部。
德国在大河治理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开发与保护关系的处理,特别是60年代中后期“绿党”作为一支政治力量出现后,对政府环境生态政策形成巨大压力,施罗德政府“红绿灯”内阁环境部长的位置非绿党人士莫属。从70年代初以来的30年里,德国耗费数百亿美元的巨资实现了莱茵河河水还清工程。生活垃圾分类袋装集中处理、垃圾焚烧发电、“循环经济”等是德国人的首创,磁悬浮列车技术也是德国搞出来的(但第一条商业营运线不是在德国本土而是在我国上海)。工业污染和居民生活污染同时并举两手抓,凡是有居民点的地方都建立污水处理设施。土地复垦、物资再生受到高度重视,政府、院校的公文大都使用再生纸。在鲁尔区,煤矸石堆积如山曾是一大公害,德国人想办法使之成为人造假山,铺上草、植了树,景观为之一改。
2.沿河开发的“点——轴——面”模式
“欧洲工业心脏”鲁尔区是莱茵河沿河工业带开发“点——轴——面”模式的典范。在整个莱茵河流域,港口城市的“点”是经济区、经济带的“成长核”;线型基础设施(内河网、公路、铁路、管线等干支网络)是成长核,成为经济区、经济带的躯干,其中内河网是起步基础;产业在点上集聚,沿轴线和网络扩散形成经济带和经济区的“面”。先有点,还是先有轴,是一个互为因果、循环积累的问题,特色资源禀赋(在鲁尔区是煤炭)是基础,后发偶然因素则起着激活和放大作用。
作为城市行政管辖和区域规划单位的鲁尔区,包括莱茵河左岸平原(西边线)和莱茵河支流鲁尔河(南边线)及利伯河(北边线)之间的地区,东边线是乌纳和哈姆两个小城镇,***4个县和11个部署县官的市,面积4,972平方公里,人口560万左右。主要城市有杜伊斯堡、埃森、波鸿、多特蒙德“圣路城市带”,鲁尔河沿岸城镇带,埃姆斯沿河和利伯河沿河城镇带,这是严格意义的鲁尔区。扩大的鲁尔区还要再增加3个城市带:波恩(前首都)‘科隆及近郊化工城勒弗库森一杜塞尔多夫(江苏省友好伙伴州北威州首府,亦称“鲁尔区办公桌”)城市带、伍佩塔尔(恩格斯故居)一索林根(刀具之都,“双人牌”刀具与瑞士“十字牌”军刀齐名世界)一雷姆沙伊赫城市三角带、鲁尔区往东克雷弗尔德一明兴格拉德巴赫城市群,***9个中心城市:拥有人口326万。所有城市基本上都是沿河的,或者是沿公路铁路,沿河的同时也沿公路和铁路。两个区域合成“莱茵——鲁尔”工业区,是德国工业化和战后经济的复兴基地。
鲁尔区起家,一靠煤炭,二靠莱茵河与鲁尔河,从小煤窑干起,发展到现代工业基地。硬煤炼焦,褐煤发电,进口铁矿石,从煤炭产业延伸到电力、钢铁、冶金、机械制造、建材和煤化工产业链,形成运量大、耗水量大的重化工业集聚。莱茵河是鲁尔区外联南北向和西部的出海水运大动脉,也是区内的主航道,多特蒙德——埃姆斯运河是鲁尔区东部出海通道,莱茵——赫尔内运河、利伯支运河是鲁尔区内部东西联系线和东西两面出海纽带,鲁尔河因煤田北移失去了开发初期的航运价值,变成了休闲郊游的好去处。
杜伊斯堡作为鲁尔区水陆运输枢纽(陆路:意大利——瑞士——荷兰南北铁路干线和伦敦——巴黎——阿姆斯特丹——柏林——华沙——莫斯科东西铁路干线的交叉点、编组站;欧洲3号高速公路、联邦1号和42号高速公路交叉点)和莱茵河航道中轴线上的咽喉,对鲁尔区的发展崛起起到了成长极的决定性作用,其自身也因鲁尔区的崛起而成为世界第一大内河港。·交通枢纽必然是工业集聚中心,杜伊斯堡集聚了原西德原钢生产的40%、生铁生产的47%、轧钢的39%和煤炭外运的13%。铁矿石北来自瑞典、西南来自法国洛林和比利时,更远的来自利比里亚和巴西,先用大吨位巨轮运抵鹿特丹,在鹿特丹转6驳顶推船队,直接运卸到建在莱茵河边的钢铁厂高炉旁,运费之节省不言而喻。杜伊斯堡自己就是巨大的钢铁消费中心,以矿山成套设备制造、钢结构成套制造为核心的机械制造业高度集中,德国最大的机械工业制造商德马克公司大本营就在杜港,机械制成品又成为杜港外运的主要货源。
除了杜伊斯堡,其他中心城市也成为德国制造业跨国公司大本营云集之地,如蒂森——克虏伯、曼内斯曼、费巴、莱威电力、拜耳化工、欧宝汽车、汉高精细化工等。
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中东廉价石油的开采带来了一个石汕时代,对鲁尔区以煤为基础的单一重型经济结构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联邦政府为鲁尔区结构的多样化和轻型化调整,进行了巨大努力,投入了可观的财政资金。政府干预有三个重点:一是对轻纺、汽车、电子、石油化工等部门迁移到鲁尔区发展的给予优惠;二是对煤炭开采和钢铁两大支柱产业进行以集中化和合理化为目标的再调整和重新布局;三是发展教育、文化和第三产业。在结构调整过程中,发达的交通运输及其他基础设施发挥了巨大作用。例如,鲁尔区钢铁和冶金业本来分布在东西两端,经过调整重心西移,东端的多特蒙德及其往西的波鸿、埃森等经济结构明显轻型化,已经成为新型的大学城市。但与南部的巴符州、巴伐利亚州相比,无论是高新技术产业,还是旅游产业发展,还存在一定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