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孔子家语的关系

出土文献与孔子家语的关系具体分析如下:

1、郭店楚墓和马王堆汉墓等众多考古工程在进行时,都会出土一些已经失传的古籍。这些珍贵的早期典籍,为孔子儒学研究提供新证据,带来新认识,推动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开展。与传世文献的对读,往往会更有效地解决文献释读中的一些疑难问题

2、例如《论语·泰伯》篇孔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一语,历来解释往往扞格难通。今据郭店竹简《尊德义》篇“民可使,道之;而不可使,知之。

3、民可道也,不可强也”一语,可见孔子本意绝非愚民,而是指要按照民众的常性去进行教导,这样人民就服从命令;如果民众不服从命令,就要尽力去了解民性民情,弄清其中之原因。这对于正确理解孔子思想,具有重要的基础意义。

4、有助于反思近代疑古思潮造成的“伪书”疑案,重新认识相关典籍的真伪、年代及内涵、价值等问题清末以来,伴随国难加深与西方文明的强势侵压,源起宋代的疑经、辨伪风气因缘时会,迅速在思想、文化、学术领域蔓延开来,产生深厚影响。

5、由于疑辨过深过苛,造成大量典籍文献的“冤假错案”,客观上亦助长历史虚无主义之风。

6、在孔子儒学研究领域,许多原本可靠,与孔子、孔子弟子关系密切的文献、典籍被判为伪书或成书年代大幅置后,以致孔子儒学几无可讲,孔夫子也受到严重“矮化”,甚至沦为“空夫子”。

7、而新出土文献以其原始性和近古性特征,以及与传世文献相似或相近的联系性,往往直接证明某部曾被判为伪书的典籍实为真古书。

8、就孔子儒学而言,马王堆帛书《易传》与今本《易传》,阜阳汉简《诗经》、上博简《诗论》与今本《诗经》,武威汉简《仪礼》与今本《仪礼》,郭店简、上博简与《孔子家语》《礼记》等文献的比较研究,均堪为典型案例。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