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中句子之间逗号或顿号前后所表达的意思如何理解

1.逗号和顿号在法律规范中除了一般意义上的语法意义外,尤为重要和普遍存在问题的地方在于逗号和顿号是现代汉语里最具灵活性的标点符号,使用中存在语意误解的可能性,它们具有分割句子的功能。不同的人对逗号和顿号的分割力度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甚至有人会理解为底分割了整句话。2.在此我举例说明下,在修宪过程中对一个逗号的争议:宪法修正案草案中的相关表述为:“国家为了公***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国家为了公***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在审议时,点在“并给予补偿”前面的一个逗号引起了有些代表的疑虑。有代表提出,以上两处规定中的“依照法律规定”,是只规范征收、征用行为,还是也规范补偿行为,应予明确。由于对此有不同理解,有些代表建议将“补偿”明确为“公正补偿”、“合理补偿”、“充分补偿”、“相应补偿”,等等。大会主席团经研究认为,宪法修正案草案上述两处规定的本意是:“依照法律规定”既规范征收、征用行为,包括征收、征用的主体和程序,也规范补偿行为,包括补偿的项目和标准。为了避免理解上的歧义,建议在最终的定稿中将上述两处规定中“并给予补偿”前面的逗号删去,修改为:“国家为了公***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国家为了公***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这不是一个单纯语法上的问题,而是强调要清晰地表达立法原意。一个逗号之差,直接关系到公民、集体财产能否得到有力保护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徐显明指出。徐显明说,宪法修正案里这两条的立法本意,是宣布国家对合法私有财产加以保护的态度和原则。要实现这一原则,就需要建立包括补偿在内的相应法律制度。只有依靠法律建立起来的制度,才能使规则得到遵守、公民权利得到保障。

法律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