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的法律责任
3月1日开始,《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正式施行。《规定》提出保障算法选择权,强调应当向用户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或者向用户提供便捷的关闭算法推荐服务的选项。这标志着,我国第一个专门针对算法推荐的法规正式落地。“算法”怎么算,不再只是平台企业说了算。定好规则、划出边界,才能防止“算法”变成“算计”。
移动互联时代,算法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当我们享受着互联网带来的便捷和乐趣时,也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隐私”。每一次指尖的碰触、滑动,都被系统后台一点不落记录了下来。仅仅凭这些蛛丝马迹,强大的后台系统就能给每个用户画出一幅细节越来越丰富的“肖像”。职业、性别、年龄、爱好……不知不觉中全部被一一洞悉。
应该说,这种“洞悉”本身不完全是坏事。它某种程度上能给用户带来福利和便捷。比如,在琳琅满目的购物网站上迅速找到心仪商品,是算法的功劳;智能导航迅速找到最优路径,也要靠算法。
但是,算法越来越凸显出多种弊病。比如,导致“信息茧房”出现。根据一定规则和偏好计算出来的信息推荐,会呈现片面性、单向度自我循环,局限人的视野和对不同观点、信息的接触面。再比如,制造“系统之困”。最典型的就是外卖小哥,在算法的精细算计中疲于奔命。还比如,产生“大数据杀熟”。有时候,同一款打车软件、同样的路程,不同用户收费却不同。在同一电商平台中搜索同一款商品,消费水平较高的用户,搜索出来的产品可能价格更高。
这些弊病的出现,有的是由于技术本身的局限性,有的是由于企业对算法的不当使用,有的则是由于企业片面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但无论是哪种,中国互联网用户越来越感受到规范、约束算法的必要性。因此,这部法规无疑是一部良善之法。它的施行,既有利于维护用户权益,让算法更好地为人服务,也有利于相关行业的长远 健康 发展。
怎么算,离不开价值观的“牵引”,需要外部力量的有效“规制”。技术的突飞猛进带来互联网上的种种乱象,并不能简单归咎于技术本身。任何技术创新要有利于 社会 整体福祉,必须实现技术理性到价值理性的跨越。沉溺于“算计”,为了一时利润而将 社会 责任、商业伦理抛到身后,这样的企业无法获得消费者的尊重,更无法赢得市场和未来。期待《规定》的实施能推动企业和监管方形成优化服务的更强合力。(逯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