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刑事辩护律师

让我们继续来讨论蕴含在禅修,神经科学与美剧西部世界里的***同话题:大脑,意识和自我。

上次我们说到了感觉,这次我们要说一下情绪和欲望。市面上的很多通俗心理学书籍都会把人的主观意识分成两个部分,情绪,欲望和理想,逻辑,很多书中会告诫我们的情绪和欲望有时是破坏性的,会毁掉你的生活,需要使用你大脑中后来出现的理性和逻辑功能对其进行控制。

有的书还为情绪和理性的二元论提供了更详细的解释,比如说情绪和欲望是早期进化得到的爬行动物大脑的功能,它的特点是反应迅速但是灵活性和可塑性比较差,接近于自动机制。理性和逻辑是人类新进化出来的大脑新皮质的功能,它的特点是需要更多时间进行审慎思考,但是可塑性强。所以我们应该用我们大脑的理性部分去监控和管理大脑中的情绪部分,不要让大脑的低级功能随便为所欲为。这些理论或者说是故事听起来很像真的,也符合人性中喜欢简单的非黑即白二元论的倾向,但是这真的是事实吗?

先让我们来看看西部世界是如何演绎情绪和理性的关系吧。在西部世界“游乐场”里面有很多的机器人“接待员”,大部分的机器人“接待员”都是缺乏自我意识的,但是阿诺德创造出来的机器人多洛莉丝已经有了自我意识,这件事触发了阿诺德和罗伯特之间的矛盾和争吵,最终阿诺德用自己的死来试图阻止罗伯特把西部世界对外开放。

阿诺德创造多洛莉丝时赋予了她一种情感,并且把这种情感作为多洛莉丝自我人格的基石(cornerstone),当罗伯特按照阿诺德的形象创造伯纳德的时候也是用了一种悲伤的情感作为他自我意识的基石。情绪真的是自我意识的基石吗?真的,这已经被神经科学的研究证明了。

我不知道乔纳森.诺兰在创作这部剧集的时候是不是读过达马西奥的书,不过他对自我意识和情绪的阐述倒是很符合达马西奥的理论。安东尼奥.达马西奥最初的工作是跟踪研究一些特殊的脑损伤患者。他发现有一些脑损伤患者完全无法过正常人的生活,没有责任感,所以无法适应任何工作,无法正常和人相处,也无法适应婚姻生活,最终在孤寂潦倒中结束一生。

当达马西奥最初给这些脑损伤患者做智力测试时发现他们的智力水平在正常范围之内,而且也能理解他人的想法,但是他们就是不能正常地为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做决定,也不能坚持不懈地执行最初的决定,所以看起来他们就好像是态度懒散,缺乏责任心一样。当达马西奥进一步进行研究时发现这些患者的认知能力并没有受到损伤,损伤的是他们负责情绪的脑组织,也就是说这些患者没有情绪了。

如果按照通俗心理学的力量,主管情绪和欲望是原始爬行动物大脑而主管理性和逻辑是人类新的大脑皮质,那么意味着大脑从此以后靠理性来工作,彻底摆脱让人又爱又恨的各种情绪,这难道不是好事吗?不是的,达马西奥的研究发现,当一个人丧失情绪功能的时候也就丧失了做事情的内在驱动力,也就无法做决定和按照决定行动,人生就会十分暗淡凄惨。

达马西奥的科学研究证明了西部世界中的观点是正确的,情绪是自我意识的基石,自我缺少情绪就无法运行,是情绪和欲望提供给我们做所有事的驱动力,很多时候理性不过是在这些驱动力驱使你完成任务之后而才跳出来做解释罢了。

我们之所以觉得自己的决定是用理性思考做出的,是因为我们左脑中有一位非常强大的辩护律师和编剧,它将我们的每一个行为编织成一套自圆其说的故事,让我们感觉到是我们在操控我们的身体中发生的一切。另一位神经科学家迈克尔.加扎尼扎的科学研究证实了这一点。加扎尼加最早的研究对象是那些连接大脑左右半球的胼胝体因为肿瘤被切除的裂脑症患者,他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加扎尼扎发现人脑中对行为进行解释的神经元组织位于左脑,正常人左右脑之间通过胼胝体连接,但是对于胼胝体被切除的患者来说,只呈现给右脑的图像无法传递到左脑,但是左脑还是能编出各种理由进行解释。比如呈现给左眼一副铲子的图片,左手会去拿起铲子,但是问裂脑症患者为什么你的左手拿着铲子,他们的左脑看不到刚才的那副图片(左眼和左手归右脑负责,而右眼和右手归左脑负责),但是会编出一个理由,比如说要拿着铲子去铲走地上的脏东西。

很多科学研究证明了通俗心理学的情绪理性二元论完全是胡说八道,我们的自我意识是建立在各种情绪和欲望提供的驱动力上的,你平时感受到的天人交战和内心矛盾不过是各种情绪和欲望产生的内在驱动力之间的较量而已,理性意识部分最多是为较量的事后结果当一次辩护律师罢了。所以不是所有书名中有“心理学”的书都是符合科学的,别再被伪科学忽悠了,你现在可以把这类书都扔了。

不仅神经科学告诉我们情绪的强大力量,佛教经典中有这么一段话:“我此过去心,任意随所欲,随爱好游行。我今悉调伏,如象师持钩,制御泌液象“。佛陀把我们的情绪比喻成野生大象,不受控制,如果你有过禅修的经验,你就知道这个比喻是非常贴切的了。我曾经试图用坐禅来抑制已经产生的情绪,但是由于我的操作失误,我越是想抑制情绪的纠缠,触发情绪的事件和情绪反应越是在我的头脑中不停重播,无论我怎么想停止都做不到。

后来我读了更多关于禅修的书,明白了最好的方式不是试图去抑制情绪而是以一种第三方的视角来观察你的情绪,让它自己生成和消退。你可以把自己想象成大海,你的各种情绪和欲望就像海浪一样不断地来了又去,去了又来,你无法控制海浪让它们产生,也无法控制海浪让它们消失。毕竟我们只是凡人而不是佛陀,还做不到“调服此心”。

当你习惯了用这种方式来看待自己和自己的情绪之后,你就会获得一种解放的感觉,因为你会明白并没有什么理性能控制着情绪和欲望,你是被各种情绪和欲望驱使着做出生活中的每一个决定,而只有情绪和欲望才能替代和压制另一种情绪和欲望。当我明白我的情绪和欲望无法压制之后,我的脾气也比以前好了很多,因为我逐渐掌握了如何用一种情绪去替代和压制另一种情绪,而不是和以前一样试图用理性去阻止自己的各种负面情绪。

举个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我们很多人把减肥当成用理性(不吃东西)控制欲望(吃东西)的游戏,这就把减肥变成了猫捉老鼠的游戏,永远在努力控制和精疲力尽之间循环,而且你的理性永远是输家。其实减肥不过是两种情绪和欲望之间的PK,一种是吃美食的欲望,一种是想变得更瘦,让自己形象更好的欲望,这应该是两种欲望之间的较量。所以如果真的有人想减肥的话也不是用理性去控制自己吃东西的欲望,而是要不停地强化追求更好自我形象的欲望,因为只有欲望和情绪才能替代和压制另一种欲望和情绪。

总之,大多数我们大脑中形成的表象都会产生一个或强或弱的情绪或欲望,正是这些情绪影响了我们的行为和决定,我们认为我们的决定是纯粹理性的,这纯属是一种大脑产生的幻觉。我们的人生经历让我们的各种情绪和欲望有了不同的强度和优先级,也正是这些情绪和欲望的强度和优先级排序构成了我们的性格或者说气质,它们就是我们性格的基石。

为什么我们大脑中的解释系统会创造一个自己尽在掌控的幻觉呢?这要从大脑的运行方式和基本目的说起,下一期我们会进一步看看我们大脑中的解释系统的各种神奇戏法以及这些神奇戏法在构成自我中的重要作用。